在東契奇離開獨行俠的那一刻,一度讓萬千球迷心碎,諸多媒體詫異。但更震撼的是,在獨行俠重建周期一開始,就直接以首輪高順位選中了美國新一代籃球門面庫珀-弗拉格。
這位年僅18歲的側翼大殺器,一度在球探報告中被譽為防守型詹姆斯、白人倫納德、全面型杜蘭特。當然,這些預期還有待驗證,但可以確定的是,弗拉格屬于是天才一欄的球員,但是在最終成績出現之前,獨行俠還是需要面臨一個足夠現實的問題:
他真的會是獨行俠的未來答案嗎?還是說,這僅僅是一次自嗨的豪賭?
在東契奇帶隊多年無果后,獨行俠選擇推倒重來,他們沒有從自由市場上大手筆補強,而是選擇把未來的鑰匙,交到了一位一場比賽都還沒打過的年輕球員手中,而這個選擇背后,又代表著什么呢?
首當其沖的第一個改變,可以確定的是,獨行俠下一個階段將圍繞防守為核心走向新開始,他們不再追求高使用率的球權核心,而是打造出一支多點開花、以系統為導向的新球隊。而獨行俠在這其中的所有養成耐心和投資資源,都將賭在弗拉格這條發展線上。
這種突如其來的建隊模式在NBA其實相當少見,唯一能夠聯想到的是,或許就是2013年馬刺對于倫納德的布局了,只不過倫納德身邊的是鄧肯、帕克、吉諾比利,相比之下,弗拉格的開始就稍稍欠缺一些了,盡管他身邊也有戴維斯,有歐文、克萊之類的前輩。
對于這位超級新人的加盟,相比于球星層面的優勢似乎并不明顯,畢竟達拉斯本就不缺明星球員,而弗拉格的初始優勢,或許恰恰就是讓比賽不再依賴于超級球星。在戴維斯和歐文、克萊身邊,新人弗拉格或許不會是進攻得分最出色的那個人,但他擁有幾個爭冠球隊相當稀缺的優勢屬性:
防守覆蓋面廣,從二號位到四號位都是他的防守范圍,防守閱讀和協防判斷堪稱新秀最強梯隊;
戰術學習能力出色,豐富的進攻武器庫下,他能成為球隊進攻的核心決策點;
進攻不占球權,能在無球端提升球隊運作效率。
綜上優勢來看,他既能打無球,也能推轉換,能組織球隊防守,也能依靠防守轉換到進攻。他不是那種傳統的數據流球員,但依舊可能是贏球系統中最不可或缺的一塊關鍵拼圖。但是在全部潛力優勢兌現之前,弗拉格的成功與否還取決于一個關鍵問題:
獨行俠能夠在他身邊配備什么陣容搭檔?
結合進入聯盟之前的比賽內容來看,弗拉格的全面特質下,注定他很難被養成單一類型的單打獨斗型球星。而獨行俠目前也在自由市場上積極補強后場陣容,簽下了自由球員拉塞爾填補控衛空缺,特別是在歐文因韌帶撕裂缺席新賽季大部分比賽甚至全部比賽的情況下,拉塞爾很可能成為球隊新賽季后場關鍵角色。
而在補強后場的同時,獨行俠面對重傷的歐文也展現出了足夠的未來信心,此前和他簽下了三年1.19億的續約合約,為球隊長期戰力提供穩定輪換保障。
如果獨行俠能以拉塞爾作為穩定持球點,再搭配上萊弗利之類擋拆內線,以及外圍愿意跑動、擅長空間拉扯的射手群,那么弗拉格完全有機會在持球端之外盤活球隊。但如果獨行俠沒有能夠整合出高效陣容,也不能磨合出新陣容的化學反應。那么弗拉格這樣偏向于全面的進攻風格,很可能在初期面臨一些誤解,甚至是偏離球迷期待他成為球隊攻防一肩挑的預期角色。
這也是弗拉格未來的最大問題,他究竟會是下一個詹姆斯、還是下一個倫納德,又或者,僅僅只是下一個赫伯特-瓊斯?對于這一類具備防守基礎的天才新人,往往容易在早期被寄予厚望,但關鍵在于庫珀-弗拉格最終會走向哪一條?
而從目前局勢來看,弗拉格的未來發展上下限還是存在極大波動的,按照預期,我們基本可以把他的未來發展模板劃分為三個等級:
最低下限:赫伯特-瓊斯(防守效率拉滿、但進攻短板明顯)
合理模板:斯科特-皮蓬(頂級二當家、多功能側翼手)
最高上限:詹杜2+1?(外線穩定火力、頂級團隊視野)
看起來稍稍有些離譜,但這基本能夠概括他的全面發展路線,但如果未來球隊配置和養成失衡,弗拉格也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伊戈達羅、艾薩克,甚至是本-西蒙斯。
最后來看,對于弗拉格,雖然是獨行俠的一次機會,但同樣也是一場豪賭。相比于以往那些以高得分來評價成敗的高順位新秀,弗拉格很難僅僅通過場均得分來判定,更多的是看他能否通過一己之力改變這支球隊的打球方式。
對于獨行俠而言,他們確實得到了弗拉格,但在這之前他們已經付出了一個東契奇。而相比于東契奇,獨行俠現在需要的不再是下一個東契奇,他們需要的是一位能夠建立防守體系、磨合球隊戰術文化的新球隊領軍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