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志愿填報結束,都有 40% - 50% 的同學面臨專業調劑。
在 “分數優先,一輪投檔” 的規則下,很多人為了不滑檔,不得不勾選 “服從專業調劑”。
可這一勾,可能就掉進了 “天坑” 專業。
像計算機、臨床醫學這類熱門專業擠破頭也難進,一旦沒被錄取,就可能被調劑到一些冷門專業。
有些學校還會給冷門專業換上高大上的 “馬甲”,讓人防不勝防。
今天就來揭秘這 20 個 “天坑” 專業,幫你提前避坑!
一、被 “馬甲” 掩蓋的 “天坑” 專業
1.工商管理
現在不少高校把它包裝成 “國際企業管理”“商務運營”,聽起來很有 “國際范兒”。
但實際上,每年工商管理專業的畢業生數量龐大,市場上對口崗位卻少得可憐。
企業招聘管理崗,往往更傾向于高學歷、有豐富經驗的人才,本科畢業生想直接找到滿意的工作,難度堪比登天。
2.市場營銷
改名為 “新媒體運營”“數字營銷” 后,看似緊跟時代潮流,可課程設置卻和企業實際需求嚴重脫節。
學生在學校學的理論知識,到了職場根本用不上,導致畢業生技能與崗位要求不匹配,薪資待遇也普遍偏低。就算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也可能要從最基層的銷售做起,工作壓力大,晉升空間有限 。
3.圖書館學與檔案學(現名: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名字里帶著 “信息”“系統”,聽起來很 “數字化”,可實際上課程大多偏向管理類。
就業方向基本局限在圖書館、檔案館等單位,崗位數量少且競爭激烈。
雖然工作穩定,但想要找到一份這樣的工作,難度不小,而且職業發展路徑相對單一。
4.化工設備與機械(現名: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這個專業的工作環境可不好受,崗位大多集中在化工廠、煉油廠等高危領域。
工作不僅辛苦,還伴隨著一定的危險性,關鍵是工資還不高。而且相關企業的招聘需求少,員工離職率卻很高,職業發展前景不太樂觀。
5.土木工程
就算名字換成 “智慧建造”“智能建造與管理”,本質上還是和蓋房子打交道。
畢業生大多要去工地工作,工作環境艱苦,風吹日曬是常態,而且行業內卷嚴重。想要晉升,不僅要積累經驗,還得有過硬的人脈,對普通畢業生來說并不容易。
二、紅牌專業榜上的 “常客”
6.生物工程
每天泡在實驗室做實驗是生物工程專業學生的日常,但本科生畢業后,很難進入核心研發崗位。
就業面非常窄,除了少數能進入藥企從事基礎工作外,大部分人都面臨就業難題。想要有更好的發展,讀研幾乎成了唯一選擇。
7.法學
作為招生大戶,法學專業的崗位卻十分稀缺。
司法考試號稱 “天下第一考”,通過率僅有 15%。
如果沒有名校背景和豐富的實習經驗,想在法務、律師、法院系統找到一份好工作,簡直比登天還難。很多法學畢業生不得不轉行,另謀出路。
8.應用心理學
聽起來 “高大上”,實際就業卻困難重重。中小學心理老師的編制有限,競爭異常激烈。
而私企中的相關崗位不僅數量少,薪資待遇也偏低。學了這個專業,很可能會陷入 “高不成低不就” 的尷尬境地。
9.英語
開設門檻低,導致全國各大高校大量招收英語專業學生。
考公考編時,競爭激烈程度超乎想象。如果沒有出色的翻譯能力或二語教學能力,很難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就業優勢并不明顯。
10.環境工程
雖然聽起來是未來的發展風口,但現實很殘酷。相關崗位數量少,待遇也不高,很多單位招聘時都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學歷。
本科畢業生想要找到對口工作,難度很大,而且工作強度也不小。
11.漢語國際教育
受國際形勢影響,出國擔任中文教師的機會越來越少。在國內,就業主要依賴培訓機構。但近年來,對非師范生的限制增多,工作機會逐年下降,專業發展前景并不明朗。
三、易被名字迷惑的理工類 “高風險” 專業
12.生物科學
和生物工程一樣,生物科學也存在產學研嚴重脫節的問題。本科階段幾乎學不到實用技能,畢業后很難找到對口工作。想要在這個領域有所發展,只能選擇考研深造,否則很難有出頭之日。
13.化學
作為純學科類專業,化學對接的產業較少,市場上相關崗位不僅數量少,工資也不高。如果想從事研究類工作,競爭非常激烈,需要具備深厚的學術背景和科研能力,對本科生來說難度太大。
14.材料物理
雖然打著 “新材料風口” 的旗號,但畢業生大多只能進入工廠流水線工作。工作環境差,技術要求高,而且工資待遇卻不盡如人意。想要從基層崗位晉升,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職業發展道路充滿艱辛。
15.建筑學
曾經的熱門專業,如今受房地產行業下行影響,就業崗位大幅萎縮。每年都有大量建筑學專業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扎堆失業” 的現象屢見不鮮。就算找到工作,也可能面臨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和不穩定的職業發展。
16.機械工程
被稱為 “萬金油” 專業,可實際上很多本科生畢業后只能從事技工崗,每天做著 “打螺絲修機器” 的工作,不僅辛苦,還不太體面。而且晉升難度大,想要往管理層發展,需要積累多年經驗,還得具備一定的技術和管理能力。
17.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就業方向主要集中在少數企業,工作環境往往比較惡劣,崗位流動性也很大。用人單位大多是中低端制造業,薪資待遇和職業發展空間都比較有限,很難滿足畢業生的期望。
四、文史類、經管類冷門專業
18.新聞學
媒體行業正處于轉型期,傳統媒體崗位數量銳減。而新媒體行業對人才要求越來越高,需要具備策劃、拍攝、剪輯、運營等多種復合技能。普通本科畢業生很難滿足這些要求,想要在這個行業立足,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19.歷史學
作為基礎學科,歷史學的就業方向主要集中在考編制或深造。但相關崗位數量有限,競爭激烈,而且沒有明確的職業導向,很多畢業生畢業后都感到迷茫,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20.國際經濟與貿易
專業招生人數多,但市場上的崗位卻很少,而且課程設置與實際外貿行業需求脫節。近年來,外貿行業受到沖擊,就業形勢更加嚴峻,畢業生想要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難度非常大。
五、被調劑到 “天坑” 專業怎么辦?這些對策助你逆襲!
1.輔修熱門專業
如果你是理科生,被調劑到冷門專業,可以在學校輔修計算機、人工智能應用專業。
這些專業就業前景好,無論是考公還是找工作,都能大大增加你的競爭力。比如,很多公務員崗位都要求計算機專業背景,掌握相關技能,就能報考更多心儀的崗位。
文科生被調劑也別慌,可以選擇輔修漢語言、財會專業。
漢語言專業能提升你的文字功底和表達能力,考公時,有大量的崗位可供選擇;財會專業實用性強,財政局、審計局等部門都有不少崗位,畢業后也能輕松找到工作。
2.考取高含金量證書
積極參加各種專業技能培訓和證書考試。比如考教師資格證,無論是從事教育行業,還是考教師編制,都有很大幫助;考注冊會計師證,在財會領域的競爭力將大大提升,就業選擇也會更多。
3.跨專業考研
如果對被調劑的專業實在不感興趣,跨專業考研也是一條不錯的出路。利用大學四年時間,提前了解目標專業的考試要求,自學相關課程,為考研做好準備。通過跨專業考研,你可以選擇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專業,開啟新的職業發展道路。
高考志愿填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專業選擇更是重中之重。
了解這些 “天坑” 專業,提前做好規劃,就算不幸被調劑,也能找到逆襲的方法。
希望大家都能避開這些坑,選到心儀的專業,擁有美好的大學生活!
如果你對專業選擇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咱們一起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