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政壇的動蕩再次刷新了外界對"亞洲政治戲劇性"的認知——72小時內三次更換總理,副總理素里亞成為該國史上任期最短的代理領導人,而柬埔寨首相洪瑪奈的一句"泰國需等待真正掌權者出現",徹底撕開了這個東南亞國家權力結構的遮羞布。
7月1日,泰國憲法法院以9:0的投票結果受理對佩通坦總理的違憲調查,并在次日以7/2裁決暫停其職權。副總理素里亞·莊龍瑯集隨即接任代理總理,但這場權力交接從一開始就充滿詭異:素里亞原本只是"過渡方案",卻在7月3日內閣特別會議上被副總理兼內政部長普坦取代。憲法法院的裁決書顯示,佩通坦被指控在任期內存在"程序性違憲",但具體細節始終未公開。值得關注的是,普坦在接任前經歷了戲劇性身份轉換——因涉濫用職權案被解除國防部長職務的他,通過改任內政部長獲得代理總理資格,這一操作被分析人士視為"保守派為規避法律障礙設計的精妙棋局"。
佩通坦(資料圖)
這場政治地震的震中正是他信家族。柬埔寨媒體披露的電話錄音顯示,佩通坦曾在通話中激烈批評泰國軍方,這段被洪森公開的證據直接導致其支持率暴跌至個位數。更致命的是,泰國刑事法庭在佩通坦停職當天重啟對他信的"冒犯君主罪"審理,這位前總理可能面臨最高15年監禁。數據顯示,為泰黨支持率已從巔峰時期的40%跌至10.1%,執政聯盟第二大黨自豪黨的退出更是讓家族政治版圖支離破碎。
洪瑪奈的表態猶如火上澆油。這位柬埔寨領導人7月4日在金邊記者會上直言:"泰國必須先確定真正的決策者,否則邊境談判無法推進。"這番言論直指泰國軍方與文官政府的權力真空——納塔蓬接任國防部長后,軍方在內閣中的話語權顯著增強。數據顯示,泰國陸軍總司令納隆攀近期多次公開批評政府政策,而王室秘書處則罕見發表聲明支持憲法法院裁決,形成"軍隊+王室"對"他信派系"的圍剿態勢。
柬埔寨首相洪瑪奈(資料圖)
城鄉選民的分裂讓局勢雪上加霜。農村地區85%的民眾仍支持他信的經濟政策,而曼谷等城市青年群體中,62%認為遠進黨解散事件證明"民主正在倒退"。這種割裂在邊境問題上尤為明顯:國防部否認開放邊境計劃,軍方稱"需進一步討論",而媒體則曝出政府內部存在"偽造函件"爭議。洪瑪奈敏銳捕捉到這一矛盾,公開質疑"與泰國談判究竟誰說了算",將泰國置于國際輿論的尷尬境地。
中方在7月5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表態:"作為友好鄰邦,希望泰國保持穩定發展。"這句看似中立的回應背后,暗含對地區安全的深度憂慮。數據顯示,中泰鐵路項目進度已因政局波動推遲兩個月,而泰國商務部報告稱外國直接投資在7月第一周環比下降37%。更嚴峻的是,若軍方最終發動政變,可能引發東盟內部新一輪政治震蕩。
泰國(資料圖)
這場72小時的政治狂歡暴露了泰國政治體制的根本性缺陷:憲法法院淪為政治工具,選舉制度無法產生穩定多數派,而軍方與王室始終保有"最終裁決權"。他信家族的衰落標志著傳統政治力量的式微,但新興政黨尚未形成替代性方案。當洪瑪奈的言論在社交媒體病毒式傳播時,泰國網民創造的新詞"總理旋轉門"正成為這場鬧劇的最佳注腳——只是不知道下一次權力更迭,會在何時以何種方式降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