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5年世界女排聯賽美國阿靈頓站開賽只剩下不到一周,關于中國女排的消息又一次在球迷圈里炸開了鍋,這次的主角不是比賽結果,而是訓練場上一幕“李盈瑩歸隊參與集訓,被王夢潔單攔,這畫面一度沖上各大社媒熱搜,球迷們一邊為李盈瑩傷愈復出點贊,一邊又忍不住調侃“自由人王夢潔臨時副攻,真不講武德,說到底,這就是中國女排現在最真實的現狀——主力歸位、氣氛融洽、但挑戰依舊擺在眼前
先說李盈瑩,她這回回歸帶點戲劇性,前兩天還在復旦大學公開活動上承認自己心理波動過,畢竟崴腳那事兒傷的可不只是身體,更有心氣,但能在國家隊集訓場上重新穿上紅色戰袍,大方揮臂扣球,還能笑著和隊友互動,這說明恢復的不只是身體,心態也在慢慢歸位,說實話,這種大賽前的回暖,比什么賽后雞湯都來得實在,誰都知道女排如今的戰術體系里,李盈瑩的邊攻地位無可替代,前兩周比賽沒她,隊伍進攻線說不傷元氣是假的,年輕球員雖有亮點,抗壓能力還差點火候
再看王夢潔單攔那一幕,網友調侃歸調侃,實際上側面反映了隊伍訓練氣氛的松弛與默契,別忘了,這支中國女排已經連續高強度征戰兩周,身心疲勞在所難免,能在分組訓練里臨時“換崗,自由人去網前攔網還成功了,除了說明王夢潔手感好、彈跳佳,也能看出隊伍內部的那股子靈氣和團結,訓練場上的笑聲不只是調劑,更是壓力下的自我調節,這種氛圍不是哪支隊伍都能有的,說到底,團結和信任才是大賽前最稀缺的“軟實力
問題來了,李盈瑩狀態回歸,王夢潔狀態穩定,就能保證阿靈頓站穩贏嗎,真要這么想就太“擺爛了,別忘了,阿靈頓站四場小組賽,場場都是硬仗,尤其是和美國、德國、加拿大、以及多米尼加的對決,賽程密集、時差反應、對手研究,這些都是現實考驗,看看積分榜,第三周的成績將直接影響中國女排的排名和淘汰賽對陣形勢,這種壓力可不比奧運資格賽輕松多少,稍有差池,前面兩周的努力全都可能“對噴泡湯
說到這里就得聊聊陣容深度和應變能力,雖然目前阿靈頓站名單還沒官宣,但大概率和香港站差別不大,這其實就是個雙刃劍,一方面,陣容穩定有助于主力磨合,打法熟悉,臨場默契度高,另一方面,替補席深度其實遠沒到讓人放心的程度,年輕球員雖然在前兩周有過亮眼表現,比如二傳的組織、替補主攻的沖擊力,但比賽一旦膠著,還是得靠主力們頂住,這里就不得不說,李盈瑩的狀態到底恢復到幾成,能不能連續作戰,實戰里有沒有應急預案,這些都是擺在教練組和球迷面前的明擺著的問號
另外,外部環境也不容忽視,從北京到美國,光機票飛行就得十幾小時,再加上時差調整、飲食適應、賽前備戰,隊伍實際留給磨合和恢復的時間非常有限,別看現在訓練畫面一片輕松,到比賽當天,能不能快速進入狀態,誰也不敢打包票,尤其是首場就對上多米尼加,對方身體素質強、球風兇悍,去年世聯賽就曾把中國女排逼到絕境,這種對手容錯率極低,開局要是被打懵,后面三場壓力只會越來越大
當然,球迷們最關心的,還是這支女排的“精氣神,經歷了前兩周的起伏,該經歷的都經歷了,心理關、技戰術關、甚至是傷病關,目前來看,至少隊伍內部還沒出現所謂的“擺爛情緒,從主教練到球員都在努力調整,這種自驅力其實很能說明問題,看看王夢潔能在訓練場上“臨時副攻并且攔下李盈瑩,背后不只是玩笑,更是信任和默契的體現,李盈瑩能在大傷后迅速歸隊、狀態回暖,也說明管理層和醫療團隊的工作沒掉鏈子
最后說說展望,阿靈頓站的四場比賽,既是積分沖刺關鍵周,也是隊伍陣容和狀態的大考,接下來怎么用好李盈瑩,怎樣平衡主力與替補的體能分配,臨場調整能不能及時到位,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后續的淘汰賽走勢,別忘了,女排精神從來不是嘴上喊出來的,而是場上一分一分拼出來的,現在的中國女排,既有主力復出的“強心針,也有隊伍氛圍的“潤滑劑,但能不能頂住對手的沖擊,把每一場都打成自己的節奏,還得看臨場發揮
說到底,這就是中國女排目前的真實寫照,既有希望也有隱憂,既有亮點也有短板,阿靈頓站是檢驗一切的試金石,球迷們可以點贊、調侃、甚至批評,但最終的答案,還得等到哨聲響起那一刻才見分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