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是鮮活教材
庭審現(xiàn)場就是“練兵場”
——結合一場重大涉黑案件庭審觀摩交流高質效辦案“秘籍”
加強掃黑除惡專家人才庫管理與使用,強化崗位練兵和經(jīng)驗交流,是確保常態(tài)化掃黑除惡斗爭隊伍不散、力度不減的一項重要舉措。
6月23日至6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普通犯罪檢察廳在江蘇南京舉辦重大涉黑案件庭審觀摩暨部分省市涉黑惡案件辦案經(jīng)驗交流活動。來自十余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40余名全國檢察機關常態(tài)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專家人才庫的業(yè)務專家參加活動。
這是一起怎樣的案件?不妨從一組數(shù)據(jù)略窺一二:39名涉案被告人,實施60余起違法犯罪事實,涉嫌構成16個罪名;檢察辦案團隊當庭出示6000余份言詞證據(jù),2000余份書證,40余份鑒定意見;1名被告人自始至終不認罪,主犯庭前認罪認罰,庭上又翻供……
一場大火意外牽出涉黑案
時間回溯至2024年2月,南京市某小區(qū)發(fā)生重大火災,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事故發(fā)生后,為排除消防隱患,南京市開展了重點風險隱患排查工作。
某建設公司在其對外出租的一地下庫房里進行排查時,發(fā)現(xiàn)若干槍支、砍刀和多發(fā)彈藥,立即報警。公安機關現(xiàn)場勘驗發(fā)現(xiàn),槍支、彈藥均藏在一個吉他包內,包上貼有封條,封條上還有一個地址。順藤摸瓜,周某的名字出現(xiàn)在公安機關視線中。
公安機關經(jīng)偵查發(fā)現(xiàn),周某等人有明顯涉黑嫌疑,于是以周某等人涉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立案偵查。南京市檢察機關受邀依法介入,并抽調多名業(yè)務專家成立工作專班,引導偵查取證。
經(jīng)過抽絲剝繭的偵查,違法犯罪事實逐漸“浮出水面”:1998年,曾犯盜竊罪的周某刑滿釋放,不久便開始招募社會閑散人員,在南京多地開設流動賭場,在賭場內放高利貸,通過實施聚眾斗毆、故意傷害、尋釁滋事等暴力犯罪,獲取巨額非法利益,并通過經(jīng)濟利益聚攏組織成員,形成以周某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期間,該組織為逃避打擊,蟄伏了一段時間,卻在常態(tài)化掃黑除惡斗爭后又“重操舊業(yè)”。
其間,該組織有組織地實施違法犯罪活動56起,另有5起非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事實。上述違法犯罪行為共致4人重傷、12人輕傷,多人遭受重大財產(chǎn)損失,嚴重破壞正常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生活秩序,社會影響惡劣。
2024年12月2日,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以周某等39人涉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聚眾斗毆罪等向玄武區(qū)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同年12月31日,檢察機關以周某等39人涉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聚眾斗毆罪等16個罪名向玄武區(qū)法院提起公訴。
周某等39人涉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聚眾斗毆罪等庭審現(xiàn)場。
今年6月23日,玄武區(qū)法院開庭審理此案,玄武區(qū)檢察院檢察長余紅等6名檢察人員出庭支持公訴。40余名全國檢察機關常態(tài)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專家人才庫的業(yè)務專家現(xiàn)場觀摩了為期4天的庭審。
庭外下功夫是高質效庭審的前提
庭審結束后第二天,最高檢普通犯罪檢察廳組織的涉黑惡案件辦案經(jīng)驗交流活動便緊鑼密鼓地舉辦。全程觀摩庭審的業(yè)務專家就辦理涉黑惡案件的法律適用、公訴人訊問技巧、文書制作、證據(jù)出示、出庭辯論、舉證質證等展開研討交流。
該案時間跨度長,涉案人數(shù)多,辦理難度較大。湖北省檢察院四級高級檢察官李芝龍、湖南省檢察院三級高級檢察官黃感關注的一個問題是辦案團隊是如何組建的。
“我們在全市范圍內抽調了11名經(jīng)驗豐富的業(yè)務專家,組建了由我院檢察長為組長的辦案專班……”南京市檢察院普通犯罪檢察部主任羅海暉介紹道。
涉黑惡案件涉案人員大多是拒不認罪的,而該案的39名被告人中,38人在庭前認罪認罰,這是如何做到的?云南省檢察院普通犯罪檢察部主任萬瑋、河南省南陽市檢察院普通犯罪檢察部副主任張會普等較為關注這一問題。
記者了解到,檢察機關在依法介入之初,便引導公安機關及時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告知犯罪嫌疑人,全流程跟蹤和評估涉案人員的認罪認罰情況,及時了解其思想動態(tài),并在審查起訴階段向被告人詳細釋明可能面臨的法定刑和宣告刑,使其獲得合理心理預期。對于庭審中認罪態(tài)度出現(xiàn)反復的被告人,檢察機關及時撤銷對其認罪認罰的認定。
該黑社會性質組織實施60余起違法犯罪事實,涉嫌16個罪名,為何能在4天時間里完成庭審?上海市檢察院普通犯罪檢察部副主任周健、安徽省蚌埠市檢察院普通犯罪檢察部副主任陳鑫等比較關注這一問題。
記者獲悉,庭審前,南京市檢察院推動召開了3次庭前會議,認真梳理爭議焦點,對管轄、回避等程序性問題與律師充分溝通……正是因為這些扎實的“庭外”功夫,使得該案庭審能在4天時間里順利完成。
在知無不言的“頭腦風暴”中練精兵
參加交流的掃黑除惡專家都是有備而來。以周某等涉黑案為切入點,業(yè)務專家圍繞涉黑惡案件庭審舉證質證和起訴書制作進行專題交流。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舉證環(huán)節(jié),沒有采用對個案事實以物證、書證舉證的傳統(tǒng)方式,而是依據(jù)證明目的,以分組方式進行舉證,條理更清晰,邏輯更嚴謹。”
“在質證答辯時,建議對不同事項作出明確分工,比如事實和證據(jù)由誰來負責,法律適用問題由誰來負責。”
“涉黑案件一般被告人較多,建議對每一名被告人的訊問,至少由兩位檢察官負責,也就是設立AB角,對于一些可以深入訊問的問題,如果A角沒有發(fā)問,B角可以補充發(fā)問,從而達到最佳訊問效果。”
“在答辯環(huán)節(jié),可以首先歸納一下庭審中的爭議焦點。”
“對一些被告人或辯護人提出的合理意見,要予以積極回應,展現(xiàn)檢察機關客觀公正的立場。”
在這場“頭腦風暴”中,參與研討的業(yè)務專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就辦理涉黑惡案件中的大量細節(jié)問題進行了充分深入交流。
“三天不練手生。常態(tài)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以來,涉黑案件總體減少,我們組織掃黑除惡業(yè)務專家‘沉浸式’觀庭,就是要將案件當作鮮活教材,把庭審現(xiàn)場轉化為‘練兵場’,進一步豐富業(yè)務專家的辦案經(jīng)驗。此次交流活動提前設置了主題,多位經(jīng)驗豐富的專家精心準備,總結提煉的高質效辦理涉黑惡案件的‘秘籍’,很有指導意義。我們還將深入總結,做好交流成果轉化,更好指導全國檢察機關高質效辦理掃黑除惡案件,切實將‘是黑惡一個不漏,不是黑惡一個不湊’落到實處。”最高檢普通犯罪檢察廳負責人表示。
(檢察日報 史兆琨 雒呈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