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不住了!蘇梅告急,五國雇傭兵進入口袋陣,俄軍已經不能再忍了
在烏軍最不該松懈的時候,俄軍選中了蘇梅。
現在這場戰爭的“下半場”,已經不再是消耗戰,而是清算戰。
蘇梅州:烏克蘭的“最后屏障”,正被撕開口子
2025年6月底,俄羅斯在蘇梅方向全面壓上,距離蘇梅州首府已不到20公里?!盾娛掠^察》干脆一句話點破關鍵:“能阻止俄軍的,只剩普京一個人?!?br/>沒有外交斡旋,也沒有北約干預,這場攻勢不再遮掩“緩沖區”這種外交托詞,而是直奔核心目標而去:徹底消滅烏軍主力,順帶撕碎西方的代理人體系。
烏克蘭當然明白蘇梅意味著什么。6月30日,急調在英國受訓的第158獨立機械化旅前往前線——這是烏軍手里不多的“正規重裝部隊”,帶著T-72、AS-90、M113這樣湊出來的混裝武庫前赴前線。但現實沒變,俄軍兵力三倍碾壓,節奏被俄方掌控,烏軍只能邊撤邊補——一邊上人,一邊死。
蘇梅正在復制“阿夫迪夫卡”的劇本,只不過更殘酷、更直接。
五國雇傭兵,集體踏入“口袋陣”
俄軍這次沒藏著掖著,蘇梅戰役一開始就是“誘敵深入”。被引進包圍圈的,不僅有烏克蘭的正規軍,還有五個國家的雇傭兵:英國、波蘭、格魯吉亞、日本、韓國。
這些人,過去是西方訓練場上的“模型”,如今成了俄軍點名的“獵物”。
不同于烏克蘭兵員枯竭的尷尬,俄軍對這些雇傭兵向來沒有“戰俘待遇”——特別是經歷了巴赫穆特和阿夫迪夫卡之后,俄方明確把“外國槍手”列為優先打擊目標,不留活口。
而現實也很簡單:這些西方退役老兵不是來打勝仗的,是來幫烏克蘭延長崩潰節奏的。
但俄羅斯不再買賬了。
外援不再靈,俄軍動真格了
這次蘇梅攻勢的特別之處不只是“有外籍兵團死磕”,而是俄軍真正動用了高等級部隊輪換作戰:
第104近衛空中突擊師
第83近衛空中突擊旅
第40獨立近衛海軍步兵旅
第155海軍步兵旅
這不是“清掃邊境”,這是“斬首戰術”的全套編隊。更重要的是,這種戰法不再為了拿下城市,而是為了在城市外圍吃掉有生力量,再慢慢清空烏克蘭的抵抗能力。
你可以理解為,這不是“搶地盤”,而是“收尾戰”。
而北邊的朝鮮軍隊,還沒出手——現在仍駐扎在庫爾斯克,但韓國情報機構的評估已經給出答案:朝鮮將增派2萬人,最快7月進場,可能直接接手后方,讓俄軍徹底專注突擊。
這意味著,烏克蘭將面臨三線壓力:俄軍正面進攻、朝軍后方堵截、無人機全天空火力覆蓋。
烏軍已被逼進“裸奔戰”
《華爾街日報》近期一篇報道,毫不遮掩地承認:
“烏軍在撤出庫爾斯克時倉促、混亂,到了蘇梅后才發現,戰壕是過時的,無人機也沒有遮蔽,只能在敵機注視下徒手挖掘掩體?!?br/>這已經不是“西方援助不夠”的問題,而是整個體系的崩潰。
烏克蘭現在最缺的不是子彈,而是人。能戰的部隊已被榨干,生力軍全靠雇傭兵,而這些人一旦戰死,是不會出現在烏克蘭統計表上的。
戰損數據可能還能“美化”,但口袋陣的尸體不會說謊。
俄軍底牌攤開:戰爭目標升級了
這次蘇梅之戰,對俄羅斯而言已經不是“戰術騰挪”,而是戰略攤牌。
它正在釋放三個信號:
“緩沖區”概念終結:俄方不再講什么“保護邊境”,而是直接推進至州首府,準備拿下整個蘇梅。
“反雇傭兵”成為核心邏輯:西方越插手,俄軍越堅定要“外籍死亡可視化”,用死亡代價遏制外援進入。
普京不再“等待談判”:戰場已經成為談判的先決條件,蘇梅拿下后,俄羅斯將擁有一份寫著“現實”的議和模板。
烏克蘭的代價,剛剛開始
澤連斯基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在輸。他只是別無選擇。
不談,就要不停征兵;不停征兵,就只能靠外國人打仗;外國人打仗,就會讓這場“主權之戰”變成“雇傭戰爭”;最后一步,就是徹底淪為代理人。
但現在的俄羅斯,根本沒興趣跟一個代理人談。它要直接用軍事結果重塑烏克蘭地圖。
總結:蘇梅不是終點,而是轉折點
烏克蘭還能守多久,不取決于士兵的勇氣,而是取決于他們還有多少活人可以投送,還有多少“外國人”愿意繼續賣命。
而俄羅斯,已經不再“控制節奏”,而是摁下了“加速鍵”。
蘇梅之后,還有哈爾科夫,還有敖德薩,下一場攻勢,可能不是“步步為營”,而是一口吃下、永不吐骨。
戰爭到了攤牌時刻,而普京這次沒有再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