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劉協遷都許縣,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逐步掌控東漢朝政。從表面上看來,掌握皇帝就掌握了政權,但其實具體操作起來也很有講究,不能像董卓那樣蠻干。曹操是如何做的呢?
從司空府到丞相府
曹操自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百官總己以聽。——《后漢書·獻帝紀》
196年9月漢獻帝到許縣,封曹操為大將軍,封武平侯。然后就鬧了個小插曲,按照曹操的安排,自己以大將軍錄尚書事,一如東漢外戚掌權,然后封袁紹為太尉。
結果袁紹大怒,恥于官職在曹操之下,堅決推辭。曹操于是退而求其次,任司空,把大將軍之職讓給了袁紹。
其實袁紹多少有點意氣之爭,不論任大將軍還是司空,漢獻帝在曹操手里呢,所以誰掌控著皇帝,誰就有發號施令的權力。《三國志》記載是漢獻帝任命曹操為司空,《后漢書》則沒有藏著掖著,直接說“曹操自為司空,百官總己以聽”。之后,曹操一直通過司空府控制朝政。
漢罷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為丞相。——《三國志·武帝紀》
208年,在北征烏桓之后,徹底掃平袁紹勢力,曹操進一步加強權力控制。廢黜三公制度,設置丞相、御史大夫,曹操自任丞相。直到213年曹操任魏公,這期間曹操一直以丞相身份控制朝政。
霸府政治內設機構
秦代并無三公之制,僅在習慣上稱最高官吏為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人。漢承秦制,但太尉不常設,到西漢中葉后再沒有設太尉,而更之以大司馬大將軍,后來,又取消大司馬的將軍銜。
西漢末成帝時,聽取御史大夫何武的建議,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沿用大司馬,加上丞相,共稱三公,三公之制由此而正式產生。
到了哀帝時,有人言三公“職事難分明,無益于治亂”,從而又改回丞相制。四年之后,再復用三公制,并確定三公各自下轄三卿。到了東漢時期,三公成為定制,再無多大變動。大體來說,秦和西漢基本實行丞相制,東漢則實行三公制。
三公制和丞相制的區別,其實質是集體責任制與一人責任制的區別。改丞相制為三公制,主要目的在于分割丞相之權。到東漢時,事歸尚書臺,皇帝直接安排尚書臺執行,三公成為論道之官,已經沒有多少具體權力。
東漢的三公,更像一個榮譽的虛職,一般由德高望重的老臣擔任,實際掌權的是大將軍錄尚書事。
但三公有一項權力,那就是開府。即東漢時期的大將軍、三公都可以開設幕府。如大將軍府,按照東漢的制度規定,配置有大量的屬官和幕僚:掾蜀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屬三十一人" 太尉府:掾蜀二十四人,令史及御屬二十三人" 。
西漢丞相權力極大,下屬有六尚十三曹,曹操的司空府、丞相府所設曹屬,大體逃不出這個范圍,我們簡單梳理一下,并且把曾經擔任司空、丞相府掾屬的三國名人附于其后:
1、西曹,主府史署用。西曹主要負責選拔任用各曹屬的掾屬,是極為重要的崗位。陳群曾任司空西曹掾,他后來又“為侍中,領丞相東西曹掾”,曹魏建立后為尚書令。做過丞相西曹屬的有蔣濟、邵悌。屬小于掾而大于令史。做過司空西曹令史、遷為屬的有梁習,做丞相西曹議令史的有盧毓。
2、東曹,主二千石長吏遷除,并包軍吏在內。西曹和東曹都負責官吏選拔任用,相當于現在的組織部門,但東曹明顯權力更大,所涉及范圍更廣。毛玠、崔琰都曾擔任東曹掾,據史書記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魏國建立以后,崔琰為尚書,毛玠為尚書仆射,二人共典選舉。
3、十三黃閣,主簿錄眾事。這是宰相府秘書處的總務主任,主簿其實是非常重要的職位。司馬懿、楊修都曾任曹操丞相府主簿,司馬懿后來挖了曹魏的墻角,楊修被曹操殺了。
4、丞相長史,官位高于主簿,原來做過丞相軍祭酒及侍中要職的杜襲后領丞相長史。王必后來任丞相長史,曹操拿下冀州后,大多數時間都在鄴城。所以留守許都監視皇帝的,就是丞相長史,218年耿紀叛亂,王必在許都迅速平叛。
5、理曹,負責法律方面。曹操曾下令“其選明達法理者,使持典刑。”高柔曾為理曹掾、法曹掾,是曹魏的法律專家,后任廷尉。高柔是曹魏五朝元老,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時,高柔站在了司馬家一邊。
倉曹,管倉谷、糧草。劉曄、劉廙、高柔、裴潛、傅干、楊修等都曾擔任過倉曹掾屬。此外還有戶曹,掌民戶、祠祀、農桑;有兵曹,掌兵事;文學掾,掌教授太子諸王文史經書;賊曹,掌盜賊。
除了行政人員,曹操下屬還有大量軍事參謀人員:擔任軍師的有茍攸、鐘繇、華歆、涼茂、毛玠、成公英等;擔任軍師祭酒的有郭嘉、董昭、王朗、王粲、杜襲、劉放、孫資等;擔任軍謀掾的有徐逸、田豫、牽招、高堂隆、賈洪、薛夏、隗禧、韓宣、令狐劭等。
任參司空及丞相軍事的有荀彧、何夔、賈詡、華歆、王朗、裴潛、劉放、孫資、邢颙、陳群、張范、張承、仲長統、陳群、衛臻等;為司馬的有荀或、典韋、典滿、司馬懿等。亂世之中,征戰是重頭戲,所以往往很多人既有軍事只能又有行政只能,這些都是日后曹魏的功勛、元老。
其實,劉備死后,諸葛亮的丞相府,也和曹操丞相府設置差不多。在丞相府任職的,才是真正掌握實權的,比如諸葛亮的繼任者蔣琬,就是諸葛亮北伐時的丞相長史,姜維曾任倉曹掾,馬謖為丞相參軍,魏延任丞相司馬等等。
總而言之,曹操的司空府、丞相府,才是掌握東漢核心權力的部門,所以真正得到曹操信任的人或者需要鍛煉的青年才俊,都是擔任曹操的掾屬,日后成為郡守、刺史。等到曹魏建立,這些人就成為朝廷重臣!日本后來的幕府政治,其實就是學習的這一套霸府政治。
參考資料:《三國志》裴松之注、盧弼《三國志集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