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語武俠劇中,有形形色色的各樣男主角,他們有的帥氣英俊,有的品格高尚,有的連番奇遇,有的甚至各種缺陷,不一而足。
今天來盤點幾位武俠劇中那些近乎完美的男主角,他們身上有著太多的優(yōu)點和閃光點,有著幾乎所有男主角該有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水月洞天》童博
2004年,周易影視拍攝的奇幻武俠劇《水月洞天》上映,該劇男一號童博由于波扮演。
雖然已經(jīng)時隔十八年,但《水月洞天》至今依然是眾多網(wǎng)友觀眾心目中封神的經(jīng)典武俠劇之一。不僅僅是因為其精彩的武打動作戲,更難得的是該劇純正的三觀價值和感人的兄弟親情、友情以及愛情。
于波飾演的童博,作為劇中男一號,全身泛著冷光,如同電腦游戲里的殺手,絕對是讓人眼前一亮的古裝美男子。
童博,原名龍博,龍神,龍氏一族唯一幸存者龍澤獨子,童氏一族族長童鎮(zhèn)的養(yǎng)子。
他博學多才,溫文爾雅,為人熱心,一身武功獨步天下,不喜與人動手。且胸懷蒼生大志,秉承先祖之志為保護童氏一族可謂傾盡所有,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為了化解童氏一族危機將自己的善良與智慧由靈鏡奉獻給尹仲和童心,最終其復原后達到無我境界。
他是一個真性情的男子,有著一切普通人都有的感情和欲望,又有著普通人難以項背的風度和氣勢,心機和抱負,驕傲和執(zhí)著。
那雙閃爍不定,深沉莫測的眸子,就仿佛是一個巨大的漩渦,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有一種席卷一切,引人沉淪的力量。
看著生病的小動物,看著受傷的弟弟,看著心愛的女子,甚至看著傷害了他的人,童博的眼神里始終洋溢著一種脈脈的溫情,似乎永遠不會發(fā)怒,也永遠沒有仇恨,大約任何人做錯了任何事,都能夠得到他微微一笑的諒解。
當童戰(zhàn)拒絕他為父親點長明燈時,童博沒有發(fā)怒,沒有黑化,也沒有逼著弟弟問明原因,寧肯含淚離開水月洞天。如果按照現(xiàn)在一些劇的劇情,恐怕早就兄弟反目,各自黑化了。
童博有一種如兄如父的親切感,讓人覺得安全,他善良無私,為了人間的平安奉獻出了自己的一切。
童博可以說是擁有武俠劇中所有完美男主的優(yōu)點,幾乎找不到一絲缺點。
《逆水寒》戚少商
戚少商,溫瑞安武俠作品《逆水寒》的男主角,也是《說英雄誰是英雄》系列第六部《群龍之首》中的主角。
2004年,由鞠覺亮執(zhí)導的大陸武俠劇《逆水寒》,便是講述戚少商的故事,該角色由香港著名演員張智霖飾演。
戚少商,武功高強、義薄云天,江湖人稱“九現(xiàn)神龍”。十三歲起浪跡江湖,協(xié)助雷卷建立小雷門后功成身退。獨上連云寨,憑過人的武功而打敗八大寨主,之后他成為大寨主。
后因好友顧惜朝的陷害,寨毀人亡,他本人也痛失一臂,九死一生,在兄弟們的幫助下,他得以與各種人一起踏上逃亡之路。最終在四大名捕等人的幫助下得以平反,被諸葛正我招安。曾在鐵手辭官期間,頂替鐵手成為天下四大名捕之一,綽號“神龍捕頭”。
鐵手回歸后,又接受王小石的委托掌管金風細雨樓和象鼻塔。此后戚少商率領(lǐng)一眾好漢,與“六分半堂”、“有橋集團”對抗。一步步穩(wěn)固著自己的勢力,成為京師武林的一方霸主,被尊稱為“龍頭”。
從「連云寨」大寨主,到京城的「神龍捕頭」,再到現(xiàn)如今的「金風細雨樓」樓主;一路走來,雖有萬千險阻,他卻從不退縮。
歲月改變了他的容顏,不變的是他那寬厚仁愛的俠者心腸。
戚少商,文武全才,重情重義,俠肝義膽,一諾千金,好交朋友,愿意信任朋友,堅毅,能屈能伸,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內(nèi)心強大,臨危不亂,威武不屈,心胸開闊,不喜當官,但頗具領(lǐng)導才能。
他武功高強,為人胸襟寬廣,至誠至信,是江湖人心中「俠義」的代名詞。
沈浪,古龍筆下武俠作品《武林外史》中的男主角。他是百年武林世家沈家「九州王」沈天君的唯一后人,被喻為「天下第一名俠」。
2001年,大陸拍攝的武俠劇《武林外史》上映,由黃海冰飾演沈浪。他扮演的沈浪,剛?cè)岵鋺蚓始姵省⒏裢庖郏M展武林俠士的風采,他的神態(tài)、舉止、表情與角色融合得天衣無縫。那臨危不懼、遇變不驚的豪情和機智靈活、風趣灑脫的氣質(zhì),打動了觀眾。
沈浪,十歲散盡家財,流浪江湖,21歲于仁義莊一戰(zhàn)成名,縱橫江湖十年,后攜朋友、戀人尋訪海外仙山,逍遙于天地間。
沈浪的性格,平淡沖和,內(nèi)斂寧靜,“別人打他左臉,他會把右臉伸過去”——浪子本色是淡漠。
沈浪有世家子弟之風雅,亦有浪子的形骸落拓,臉上常帶三分笑意,神情懶散,對什么事都滿不在乎。在他謙和溫仁的表象之下,有著一顆超乎常人的慈悲、理智卻又凌厲的心。
沈浪,這個古龍小說史上第一個以智著稱并近乎神話的主角。盡管他名字中有一個浪子,盡管他沒有家,但他更像一個游俠——四海為家、行俠江湖。盡管他有幾分浪子的氣質(zhì),但是他并沒有浪子那份刻骨銘心的痛,也許原因是他還年輕,正當少年!
沈浪的武功,用深不可測四個字來形容最為恰當不過,在全書中除了快活王與之有一拼之外,余者只怕皆不足與之抗衡;而沈浪也鮮用武功,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出手,且其出手極為灑脫,似浮云流水般隨意,毫無半分倉促之態(tài)。
沈浪行事,無論是敵是友都會發(fā)自內(nèi)心的佩服。原本的敵人,也會化為至死相交的朋友。
這就是沈浪,俠義的沈浪,灑脫的沈浪,可愛的沈浪。
《萍蹤俠影錄》張丹楓
《萍蹤俠影錄》可以說是梁羽生筆下最經(jīng)典最知名的作品,而張丹楓則是梁羽生筆下最著名的男主角。張丹楓的身世和品格,集中了作者所神馳的一切內(nèi)心和外表的美。
張丹楓是一個集傳奇化、性格化以及浪漫詩意與濃郁的青春氣息于一身的文學形象,也是梁羽生筆下最獨特、最成功的武俠人物之一。
在眾多《萍蹤》影視版本中,1985年亞視拍攝的版本,劉松仁飾演的張丹楓最經(jīng)典。
張丹楓,個性思深細膩、穩(wěn)重果斷,才調(diào)高華,瀟灑不羈;既有「亦狂亦俠真名士,能哭能歌邁俗流」的名士風流,又有「難忘真情難忘你,只為情癡只為真」的情癡不悔,是公認的名士型俠客代表。
他也是被梁羽生本人認為是其創(chuàng)作的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代表了其創(chuàng)作理想。思深、氣雄、神遠、情摯,蓋以眾詩人之精魄,才能鑄丹楓之血肉。
張丹楓既秉承了儒家文化的血緣——有著強烈的入世精神,又有著江湖兒女的豪邁灑脫——視功名利祿為浮云。
他看穿父輩為一家一姓爭天下,不惜借助瓦剌的做法,是糊涂狹窄違反百姓利益的。在內(nèi)憂外患的深重危機下,憑一身驚人武藝、滔滔辯才;肩負國家民族重任,奔波于塞北中原之間,屢建奇功。
所以,他除了是一位才調(diào)高華的名士外,還是一個胸懷安邦志,鏟除世間不平的快客,更是一個心連廣宇襟懷坦蕩的的民族英雄。
張丹楓武功蓋世,為一代武林領(lǐng)袖,身后威名歷三百余年而不衰,但他從其本質(zhì)上來說卻是一個溫和的和平主義者,與一般快意恩仇、流血見紅的武林人物不同,他深惡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仇怨、敵視和戰(zhàn)爭,他也想滅明復周,但正像他對云蕾所言,這一切并不僅是為了稱王稱帝,也不僅是為了報復家仇,而是想借自己之手實現(xiàn)一個“天下萬邦,永不再動干戈”的太平人間。
這當然是張丹楓的一個美好夢想,同時它也實在是張丹楓心靈深處的真實呼喚,是他性格發(fā)展與完善的最原始的動力。
橫向的多元化的性格沖突與縱向的發(fā)展變異特征,賦予張丹楓一種一般武俠文學人物難以逾越的深度,使他成為作者特定的人道主義理想——愛國愛民的武俠精神的最完美的體現(xiàn),也使他成為了梁羽生武俠文學創(chuàng)作乃至整個中國武俠文學創(chuàng)作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人物形象。
《天龍八部》蕭峰
蕭峰,漢名喬峰,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的男主角之一。契丹人,生于遼國,長于大宋,在江湖上與慕容復并稱為“北喬峰南慕容”。
在眾多的影視版本中,1997年香港TVB版《天龍八部》中,黃日華塑造的蕭峰,獲得了內(nèi)地觀眾們的集體認同。
蕭峰一生只有短暫的三十三年,但這一生有情有義,為情堅貞,是一個思想境界超越國界和民族的悲劇英雄。
金庸筆下的英雄人物極多,但若論意氣之豪邁,行筆之光明,胸襟之開闊,唯有蕭峰。蕭峰堪稱是人中之龍,而且他和郭靖全然不同。郭靖完美,但看來看去,是一個假人。蕭峰完美,看來看去,總是一條凜凜大漢,就在你的面前。
蕭峰除了有郭靖對于國難、家國、兄弟之情的深沉表現(xiàn)外,更顯得陽剛、大氣,比郭靖來說是一個外露型的表現(xiàn)方式。
蕭峰是個“完美的英雄”,他重視責任和社會規(guī)范,以天下為己任。金庸先生筆下幾乎沒有缺點的英雄,蕭峰是唯一一個。
雖然完美,但蕭峰或許心中唯一的遺憾,就是親手打死了摯愛阿朱。有遺憾,才讓蕭峰這個人物更立體更真實。
蕭峰是儒家之俠的典范。縱觀蕭峰一生的所作所為,無一處不體現(xiàn)著儒家的道義和精神。蕭峰最后因仁而死,其結(jié)局也證明了這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