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哈我這張嘴,硬是吃慣了熱干面的勁道、鴨脖的火辣,
頭一回在曲靖被一碗餌絲黏住了魂!
嗦著軟乎乎的餌絲,辣油混著酸腌菜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鉆,
舌頭都在打顫:“這米做的面條啷個比武漢豆皮還勾人?”
和我同廠的曲靖老周念叨了半輩子老家,今年國慶總算跟著他殺過來 —— 本來說玩四天,
結果在沾益的老巷子里賴了八天!這地兒就像湖北的過早攤,越品越有滋味,扎實得很!
天剛蒙蒙亮,我蹲在曲靖南門街早市挑菌子,
旁邊穿藍布褂的大媽突然奪下我手里的牛肝菌:"小郎君,這個紅見手青要不得!"
她麻利地翻出兩朵黃賴頭:"聽嬢嬢的,這種炒火腿才鮮。"
見我半信半疑,她當場掰開菌子:"你看這切口不變色,祖傳八代都吃它!"
付錢時她硬塞給我把香柳葉:"武漢來的吧?記得用豬油爆蒜片,
菌子下鍋前先給我孫子拍個視頻——上次有個湖北小伙把平菇當松茸發朋友圈,笑死個人咯!"
再說說曲靖的景,那山水風光跟咱湖北的大江大湖完全是兩副模樣!
走到珠江源景區,嚯!跟咱黃鶴樓的大氣不一樣,這兒的溪流從山間冒出來,清凌凌的,
像小姑娘的眼波。坐著小船晃蕩,兩岸青山倒映在水面,綠瑩瑩的,媳婦舉著手機拍得停不下來,直喊:“這比東湖還靈秀!”
羅平的螺絲田更是絕了,一圈圈的梯田像大地的指紋,站在觀景臺上往下看,恍惚間以為闖進了仙人的畫里。
再嘮嘮吃的?曲靖美食,那簡直是碳水界的 “寶藏盒”!
看街邊攤攤的蒸餌絲,熱氣騰騰的米香混著肉醬的醇厚,撒上韭菜、豆芽,拌一拌,香味能飄半條街。
咬一口,軟糯中帶著嚼勁,鮮得眉毛都要掉下來。
那鍋黃燦燦的銅鍋洋芋飯才絕,土豆煎得金黃,米飯吸飽了臘肉的油香,鍋巴脆得 “咔嚓” 響。
跟咱湖北的排骨藕湯比,一個像山里的野性子漢子,一個像江邊的溫婉姑娘,都讓人吃得挪不開碗。
我起初還嫌 “沒辣椒不過癮”,三天后頓頓捧著洋芋飯吃得直舔嘴角,返程時行李箱塞了十袋真空包裝的蒸餌絲。
玩得越暢快,心里頭越像沒熟透的洪湖菱角,懸著三個疑問:
第一個:三月三,我們見老鼠喊打,你們居然給它辦婚禮,離譜不離譜,那遇到貓咋辦?
第二個:龍獅隊螺旋跳龍技法,閉眼旋轉七周半是怎么做到的?最鬧不明白的是:車站外面也不見拉客的,也沒得討價還價的,都一口價,游客要覺得價格不合適有點猶豫,本地司機來一句:“不急嘛,你慢慢考慮,我這筒煙抽完你再決定”, 都不說打個折的話嗎?
八天的曲靖行,就像吃了一頓熱騰騰的銅鍋宴。
它包著陸良彩色沙林的奇幻、會澤古城的千年滄桑、珠江源頭的靈秀風光,
還包著曲靖人嘮嗑時的豪爽和實在。
曲靖的韻味,不在長江水的磅礴,
而在市井煙火里那股子包容萬象、質樸熱情的勁兒 —— 就像咱湖北人煨藕湯,看似尋常,
卻能把歲月的滋味燉得香濃,容得下五湖四海的風情,也裝得下時光里的故事。
曲靖,就像一碗熬得濃稠的羊肉湯鍋,把山川的饋贈、歷史的沉淀、人間的煙火和熱辣的性情,都穩穩當當地熬進了自己的血脈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