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六月初八,流坡塢鎮二陳新村里喜慶的音樂、“百年好合”“雙喜臨門”的彩字輪流上演。“非常感謝咱鎮上“喜上家喜”的文化文藝公益助演隊,為咱村這對新人送上新婚的祝福,也為村里移風易俗工作打開了新思路,倡樹了新風氣,以前是比著看誰家花錢多,請的隊伍跳的好,現在有了公益隊伍,跳的又好,誰還再花大幾千請啊,這是省錢又助興的好事啊。”村干部陳福忠笑著說道。
據悉,農歷六月初八(7月2日),流坡塢鎮二陳新村一對新人邁入婚姻的殿堂,鎮“喜上家喜”文化文藝公益助演隊身著喜慶戰袍早早來到二陳新村,伴隨著鑼鼓聲、音樂聲,文藝隊如孔雀展屏,又如祥云舒卷,緩緩和而成“百年好合”,漸漸展而成“恩愛百年”,新婚現場左鄰右舍前來幫忙、送喜,一派熱鬧喜慶景象。
“跳的那么好要錢不?”“聽說一支隊伍跳四個舞曲就得1600多呢!”聲音從村民中斷斷續續中傳來。“不要錢啊,咱是公益性助演,就是為了讓咱群眾家有喜事時能少花錢還熱鬧成立的公益助演文藝隊,正值村內有幾對新人辦喜事,二陳新村村干部第一時間申請隊伍,這不隊伍如約而至,活躍氣氛不說,跳的也相當精彩啊!”鎮文藝隊伍負責人丁寧和村民邊聊邊說。
深挖掘,育隊伍。一直以來,為進一步推動文化惠民工作,流坡塢鎮積極探索文化文藝隊伍發展壯大新途徑,通過開展培訓、入村調研、挖掘文藝人才等多種舉措,先后吸納300余人,成立17支文化文藝隊伍。搭平臺,助成長。為幫助各支隊伍全方位更好成長發展,流坡塢鎮積極推出“相約7點半”文化惠民活動,為隊伍相繼搭建40多個舞臺,17支隊伍30多個節目,走進村莊的夜,走近群眾的心,在擰成一股繩提升文藝素養、舞臺素養的同時詮釋了“夏頂高溫、冬冒嚴寒”的惠民思想和奉獻精神。樹文明倡新風,助力移風易俗。如何發揮17支文化文藝隊伍的惠民作用,是不斷探討的主題。為進一步把惠民落到實處,落到群眾的心坎上,流坡塢以群眾需求和轄區移風易俗工作為導向,成立“喜上家喜”文化文藝公益助演隊,以“藝”為媒助力移風易俗工作,讓操辦紅事換個思路,打開又省心又省錢又文明,更健康、更熱鬧、更喜慶的婚事新辦新觀念。
縷結同心日麗屏間孔雀,蓮開并蒂影搖池上鴛鴦?!跋采霞蚁病蔽幕乃嚬嬷蓐牭囊粓鰣鲋?,會在潛移默化中讓村民主動摒棄攀比之風,變“攀比風”為“節儉風”,減輕了鄉親們的經濟負擔的同時,更凝聚起崇德向善、勤儉節約的文明共識。
記者 姚行彬 通訊員 宋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