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記者 閆德軍 見習記者 楊大偉 通訊員 張文靜
2025年7月2日,對于孟家社區而言意義非凡——一座占地700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正式開業運營。廠房內,機器運轉的轟鳴聲奏響了一曲產業發展的激昂樂章。工人們手法嫻熟地操作著縫紉設備,一排排嶄新精美的箱包成品即將踏上征程,發往全國市場。這座于2024年12月竣工的扶貧項目,成功吸引玖壹箱包制造有限公司入駐投資辦廠,已然成為孟家社區鄉村振興的一張耀眼“金名片”。
筑巢引鳳:標準化廠房托起產業新夢
孟家社區的標準化廠房建設于2024年啟動,是柏梁鎮黨委、政府積極響應鄢陵縣扶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重點項目。項目總投資數百萬元,涵蓋廠房主體建設、配套設施完善以及道路硬化等工程,于2025年1月正式交付使用。社區黨支部書記孟三喜激動地說:“過去這里是一片廢棄校園空地,如今成了‘聚寶盆’,不僅盤活了集體資產,更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
為確保項目順利落地并發揮實效,柏梁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從廠房選址、設計到施工全程跟進,積極協調解決水電、交通等配套難題。2024年11月,一條長達2000米的農業生產路竣工通車,打通了物流運輸的“最后一公里”,為產業入駐鋪平道路。
精準招商:箱包企業落地帶動就業增收
標準化廠房的建成,為孟家社區的招商引資增添了強大“底氣”。2025年5月,柏梁鎮黨委、政府通過“以商招商”模式,成功引入玖壹箱包制造有限公司。該公司是一家集設計、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現代化箱包企業,擁有成熟的產業鏈和廣泛的銷售渠道。企業負責人韓衛兵表示:“孟家社區的標準化廠房設施完善,交通便利,且當地政府提供了很多優惠扶持政策,讓我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目前,玖壹箱包已吸納孟家社區及周邊村莊60余名村民就業,其中脫貧戶占比達30%。42歲的村民王麗敏是首批上崗的工人之一,她滿臉幸福地說:“以前在外地打工,照顧不了家里。現在每月能掙4000多元,還能接送孩子,日子越過越有盼頭!”據企業測算,項目全面投產后,年產值可達200萬元,帶動集體經濟年增收20萬元以上。
政企攜手: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樣板
孟家社區的蛻變,是柏梁鎮黨委、政府多方努力的結果。自項目啟動以來,柏梁鎮黨委、政府積極作為,選派專業人員駐村指導,從硬化背街小巷、開展技能培訓到推動產業落地,將一件件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柏梁鎮人大主席于亮表示:“我們堅持‘輸血’與‘造血’并重,通過標準化廠房建設吸引企業入駐,既解決了集體經濟薄弱問題,又為村民提供了穩定就業崗位。”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孟家社區在柏梁鎮黨委、政府的指導下,成立了企業服務專班,提供“一站式”代辦服務,并計劃建設員工食堂、餐廳等配套設施。玖壹箱包負責人透露,企業計劃年內追加投資,新增兩條生產線,將積極探索“社區+企業+農戶”合作模式,帶動更多社區、村民參與箱包加工。
展望未來:鄉村振興路越走越寬
從廢棄校園空地到標準化廠房,從“等靠要”到“主動干”,孟家社區的實踐生動詮釋了“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如今,社區正積極謀劃依托箱包產業,結合花卉苗木種植傳統優勢,發展農旅融合項目,拓寬增收渠道。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孟家社區的標準化廠房不僅是一棟建筑,更是鄉村振興的希望。”柏梁鎮黨委書記張策表示,未來將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優化服務保障,讓更多企業“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好”,真正實現“建好一個廠房、帶動一片產業、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標。
隨著玖壹箱包的入駐,孟家社區的鄉村振興之路正越走越寬。這片曾經沉寂的土地,如今正煥發出勃勃生機,成為鄢陵縣鄉村振興的生動范例,也為其他社區提供了可借鑒的寶貴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