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小米汽車的紅火已經不是車圈的新鮮新聞,就在最近小米YU7發布,幾乎是一上線就成為了熱搜,但是就在小米汽車如火如荼的時候,卻出現了多家車企截胡小米汽車訂單的消息,讓人不禁想問現在的商戰都是這么樸實無華了嗎?
一、多家車企截胡小米YU7訂單?
據界面新聞的報道,小米YU7“爆單”后,面對長達一年的交付周期,多家車企啟動了“截胡”策略。
據財聯社6月30日報道,目前,蔚來、阿維塔和極氪均推出針對已預訂包括小米YU在內的多個品牌車型的用戶如轉而購買自家產品,可享受退訂補償的相關政策。其中,蔚來、阿維塔以“抵扣車價”的方式進行全額補償,極氪則獎勵相應金額的積分。
另據21世紀經濟報道,一位蔚來上海門店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如果購買蔚來品牌旗下車型,可報銷YU7鎖單定金5000元;若選購樂道車型,也可報銷5000元定金,但需經過店長申請報備;購買螢火蟲車型則只可以報銷2000元定金。
小米YU7自6月26日晚發布以來,市場反響強烈。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該車3分鐘大定突破20萬臺,1小時突破28.9萬臺;開售18小時,小米YU7鎖單量已突破24萬臺。
界面新聞查詢小米汽車APP發現,目前小米YU7標準版鎖單后交付周期為57-60周,Pro版為50-53周,就連最快的小米YU7 Max版的交付周期也長達37-40周。
小米YU7的爆火也催生了倒賣訂單的現象。據澎湃新聞報道,在閑魚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溢價轉讓YU7的訂單隨處可見,最高轉手價格達到2萬元。
二、現在的車圈商戰都是這么玩了嗎?
最近,多家車企截胡小米YU7訂單的現象引發了廣泛關注,為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該怎么看這件事?
首先,在當前的汽車市場中,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訂單搶奪現象已經成為一種常態。然而,在小米宣布其首款車型YU7后不久,便出現了多家車企試圖截胡小米YU7訂單的情況,這種直接補貼訂金以吸引用戶的策略確實較為罕見。傳統上,汽車制造商會在新車發布前后通過各種營銷手段吸引潛在買家的關注和預訂,但直接介入競爭對手的預訂客戶群體,并提供現金或其他形式的補貼來誘導轉換品牌忠誠度,這種做法顯示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正在加劇。
其次,之所以會產生搶小米準用戶的情況,根本原因在于小米 YU7 的長交付時間。正如上文所示,小米YU7標準版鎖單后交付周期為57-60周,Pro版為50-53周,如此長的交付周期,對于一些著急提車的用戶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一方面,部分消費者可能因為自身的出行需求迫切,比如需要一輛車來滿足日常通勤、接送家人等需求,無法忍受長達一年甚至更久的等待時間,所以只能選擇退訂小米 YU7,轉而投向那些能夠更快交付的車企。另一方面,一些消費者可能擔心在漫長的等待過程中,市場上會出現更好的車型或者政策變化,比如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調整、“以舊換新” 補貼政策的不確定性等,這些因素都會促使他們重新考慮自己的購車選擇。
第三,盡管短期內通過補貼等手段可以暫時提高訂單數量,但從長遠來看,真正能夠幫助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的是產品的質量和創新能力。無論是電動車還是傳統燃油車,消費者最終關注的核心仍然是車輛本身的性能、安全性、舒適性以及價格等因素。因此,即便是在這樣一場關于訂單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如果不能持續提供高質量且富有創新性的產品,任何短期的成功都難以維持。
第四,從長期來看,小米在汽車領域的發展仍然具有很大的潛力。盡管目前面臨著交付時間長等問題,但只要小米能夠順利實現產能爬坡,提前交付也不是沒有可能。中國制造在近年來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和速度。在汽車產業方面,中國擁有完善的產業鏈和龐大的制造業基礎。小米作為一家具有強大科技實力和資源整合能力的企業,有望借助中國制造的優勢,快速提升產能。因此,只要小米能夠快速提升產能,當前面臨的問題還是有很大的可能被快速解決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