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通房丫鬟李氏,站著侍奉丈夫譚鐘麟與正妻長達33年。這日,她正在盛飯。誰知,管家突然沖進來高喊了一句,她手一歪,啪地一聲碗摔落地面碎了一地。正妻剛打算開口斥責,譚鐘麟卻開懷大笑:“坐下,一同用膳!”
李氏的命運從來身不由己,連開心時都要看著老爺和夫人的眼色。
譚鐘麟一句坐下,李氏等了33年之久,這凳子她還不敢坐實了,只能虛虛挨著,恭謹地聽著老爺夫人開懷大笑。
這一天本是李氏揚眉吐氣的日子,她辛苦養育成人的兒子譚延闿高中,成為了響當當的人物,以后前途無量。
李氏聽到消息后的開心和激動自不必說,一向踏實穩重的她,這才在老人夫人面前不小心摔碎了碗。
譚鐘麟說著光宗耀祖、光耀門楣之類的話,李氏心里卻五味雜陳,她只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抬起頭堂堂正正做人。
那些譏諷和漠視,那些謾罵和折辱,從此之后都煙消云散,李氏雖然是個通房丫鬟,但是她的兒子卻擺脫賤籍,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這一日李氏等了太久太久,在她還是個小丫鬟的時候,這曾是她不敢奢望的未來。
被賣為奴仆的那一天,李氏還沒學會如何寫自己的名字,就已經把大戶人家的規矩記得一清二楚。
能有一口飯吃,有一處遮風避雨的地方安眠,這就是李氏的全部幸福,她從不偷懶,認認真真完成主家交待的工作。
大戶人家都喜歡聽話溫順的小丫鬟,李氏就這樣入了譚家老太太的眼,成為譚鐘麟母親的貼身丫鬟。
對于李氏來說,她的生活沒有多大的變化,起早貪黑的干活,聽從老夫人的命令,從不多言多語,恪守自己的本分。
丫鬟簡樸的著裝難掩亭亭玉立的身形,李氏出落得如同清水芙蓉,竟然叫前來拜見母親的譚鐘麟諾不開眼。
譚鐘麟向母親討要李氏,老夫人哪有拒絕的道理,大家都默認李氏這是高升了,可是誰知李氏心里的辛酸。
李氏成為譚鐘麟的通房丫鬟,她年輕貌美,得到譚鐘麟的喜歡,自然會遭受譚夫人的不滿。
譚夫人不屑于跟李氏這個丫鬟爭斗,卻對府里的一切都看管很嚴,主是主,仆是仆,李氏不得有半點逾越。
即使懷上了譚鐘麟的孩子,李氏還得一天不落的干活,旁人也未曾因為她生子而高看一眼。
最讓李氏痛苦的,便是她的孩子在府內會受到區別對待,明明是譚鐘麟的兒子,卻被人當成野孩子。
譚延闿年幼時曾經對李氏哭訴,為何別人看不起他,為何其他人的母親可以坐在椅子上,而李氏卻要站在譚鐘麟身后服侍。
李氏不想讓兒子知道這些身份尊卑,只是抱著譚延闿,告訴他讀書不論身份高低,只要書讀的好,就有出頭之日。
譚延闿是個懂事的孩子,他繼承了李氏的堅強和隱忍,旁人的冷言冷語,他一概不當回事,只一心一意讀圣賢書。
在私塾里,譚延闿滿腹經綸驚艷滿座,譚鐘麟引以為傲,開始看重這個通房丫鬟生下的孩子。
李氏得知譚鐘麟送譚延闿到做官的叔父身邊的進學,常年恭謹的臉上也忍不住露出一絲笑容,她在夜里披著衣服為譚延闿縫制衣服鞋子,縫著縫著就落下眼淚。
李氏愧疚自己出身卑微,自己身不由己也就罷了,連累譚延闿也要遭受非議,她只盼望譚延闿能走得更高更遠,掙脫這封建大家庭的牢籠。
譚延闿得了重視,李氏反而越來越謹小慎微,她從來不張揚爭寵,在一次吃飯時侍奉左右,為老爺夫人端茶送水。
身為通房丫鬟,李氏不能為譚延闿鋪平康莊大道,只能盡量減少兒子成才路上的阻礙,她希望自己的辛苦付出,在譚鐘麟眼中多少能算一份苦勞。
譚延闿刻苦讀書,為自己為母親,數十年如一日在書籍中鉆研,他連連高中,一路從秀才走到會元,成為譚家上下的榮光。
譚家上下張燈結彩,李氏依然守在自己的小角落,辛勤苦勞33年,李氏終于在譚家有了一席之地。
譚延闿身披紅綢,接受眾人的祝賀,而他最想見的人,是母親李氏,從此之后,譚延闿為李氏撐起一片天,他們母子,再不是被忽視的人。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