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三五好友相約燒烤攤,幾串烤肉配著冰鎮啤酒談笑風生,成為很多人消暑解壓的首選方式。
為吸引食客光顧,各路燒烤店主紛紛推出特色優惠:一元一瓶的特價啤酒、消費滿額贈送涼菜、單價低至幾毛的烤魚等促銷手段層出不窮。
7月3日晚,定州居民王先生(化名)與幾位朋友相約外出聚餐,最終選定了一家正在開展啤酒特惠活動的燒烤店。
據店內宣傳,當天確實推出一元啤酒促銷政策。
到店后,王先生特意確認活動細則,工作人員告知:享受優惠需在戶外區域用餐。
若選擇室內就餐,不同品牌的啤酒價格區間為5-8元。
提前了解規則避免了結賬時的尷尬情況發生。
盡管事先已確認優惠信息,王先生還是在付款環節與商家產生了分歧,不過這已是后話。
考慮到夜間聚會重在交流氛圍,飲酒并非重點,露天環境也更契合夜市文化
因此眾人選擇在店外就座。
除特惠啤酒外,他們還點了:5串單價2元的魚豆腐、10串標價3元的肉串,以及24元干炸黃花魚、22元肉末粉條和28元羊腰子。
或許有人覺得六七人只點這些食物略顯寒酸?
但夜市消費本就以輕松氛圍為主,吃喝多少反倒不重要了。
隨著燒烤陸續上桌,眾人舉杯暢飲,交談甚歡。
可當準備離席時,卻因賬單金額問題與服務員產生爭執。
賬單顯示:31瓶特惠啤酒連同菜品及餐具費共計181元。
對于這個消費額度,王先生等人認為價格合理,但實際結算金額與自己計算結果存在出入。
店主見狀立即介入調解。
消費者提出質疑:僅使用一套餐具卻被收取三套費用,要求扣除多收費用。
經檢查確認餐具可用后,服務員當場修改賬單,核減4元調整為177元。
但顧客仍堅持核算有誤,聲稱訂購10串肉串卻被收取20串費用!
店主隨即安排清點簽子數量,發現桌面共有22根簽子,其中肉串簽20根,羊腰簽2根。
面對實物證據,王先生仍堅稱只訂購10串肉串,并建議調取監控核實。
關于簽子數量異常的原因,后續將揭曉答案。
為避免糾紛升級,店主同意減免10串肉串費用,賬單更新為147元。
令人意外的是,顧客再次提出異議,指出未飲用的3瓶啤酒應予扣除。
店主配合調整賬單至144元。
此時新的爭議浮現:顧客主張實際飲用27瓶啤酒,而賬單顯示28瓶。
雙方就具體消耗數量展開激烈爭論。
較真的店主開始核查空瓶與瓶蓋數量,試圖確定準確消費量。
事態發展至此,顯然已超出單純賬目核對范疇,演變為意氣之爭。
顧客方懷疑商家趁醉"算糊涂賬",店主則認為這是故意找茬行為。
爭執中,王先生指著賬單要求詳細解釋各項收費依據。
擔心影響正常經營,店主勸導顧客理性溝通,并強調:"你們是客人,但我們也不是任人欺凌的對象!"
看到顧客拍攝視頻,店主要求停止錄像行為。
考慮到顧客已有醉意,店主提議盡快完成支付結束紛爭。
但對方堅持要求解釋賬單多次修改原因,拒絕妥協。
激烈爭吵引發眾多圍觀群眾關注,最終導致店主情緒失控暈厥倒地。
店內員工立即實施急救措施進行施救。
事件持續發酵后報警處理,據店主事后網絡發文稱:警方到場后,先前言辭激烈的女顧客悄然離開,另有兩人躲藏起來。
經警方協調,最終按27瓶啤酒消費結算,實際收取143元。
但店主明確表示此事不會就此罷休,內心積怨仍未平息。
作為維權者,王先生也在社交平臺發布視頻陳述經過,批評商家頻繁更改賬單的行為。
關于為何訂購10串肉串卻出現20根簽子的問題,王先生解釋為服務員錯送雙份菜品,包括肉串和魚豆腐均被重復供應。
值得注意的是,魚豆腐并未按照雙倍計費,對此雙方均未作進一步說明。
網友對此展開熱議:既然發現上錯菜品,為何當時不提出糾正?這種事后選擇性認賬的做法是否存有占便宜嫌疑?
也有觀點認為,服務員失誤導致的問題不應由消費者承擔費用,王先生的行為并無不妥。
在這場消費糾紛中,究竟誰更占理?若您遭遇類似情況,會選擇即時反饋還是默許接受呢?
本文信息來源:
【1】燒烤店賬號,2025年7月4日發布。
【2】食客賬號,2025年7月4日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