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個月拒買美國原油,中國的一記記"硬拳"終于讓特朗普嘗到了苦頭。從乙烷出口到芯片軟件,再到航空發動機,美方罕見48小時內連退3步,接連解除對華禁令。這場博弈的轉折,是否預示著美國的遏華策略徹底破產?
彭博社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已經連續三個月沒有從美國進口一滴原油,創下了自2018年以來的最長紀錄。這一消息猶如一記重拳,直接打在了本就在油價下跌中,苦苦掙扎的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的軟肋上。
【中國連續三個月拒買美國原油】
美國官方公布的數據證實,中國買家5月再度對美國原油“零采購”,這一態勢延續了3月與4月的情況。中國這一決定令美國頁巖油開采商愁眉不展。
美國石油出口大幅減少,跌至兩年來的新低,這對依賴全球市場的頁巖油開采商,無異于雪上加霜。畢竟,這些企業不僅指望著海外訂單來消化其過剩產能,還得應對國際油價的下跌壓力。
有意思的是,就在伊朗和以色列停火后不久,特朗普曾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暗示:"中國可以繼續購買伊朗原油,但我也希望中國能買美國的油。"現在看來這位美國總統,早就知道中國在能源采購上的戰略轉向,卻只能眼睜睜看著而無計可施。
【特朗普喊話中國采購美國原油】
這場能源博弈的背后,實際上是中美貿易戰的延續。自4月初特朗普政府祭出對等關稅政策以來,中美雙方你來我往的過招已經持續了三個多月。最新戰況顯示,在這場較量中,反倒是美國先扛不住壓力開始讓步。
據路透社獨家報道,美國政府近日給通用電氣航空開了綠燈,允許其恢復向中國商飛出口C919客機所需的(LEAP-1C)發動機。不僅如此,至少還有另一家航空企業的出口限制也被解除。
要知道,就在幾周前,美國還以貿易爭端為由,暫停了這些關鍵航空部件的出口許可,當時外界普遍認為這是美方,對中國稀土出口管制的報復性措施。
更耐人尋味的是,除此之外,特朗普政府最近還接連撤銷了兩項對華關鍵禁令。
【美國取消對華乙烷出口限制】
先是給美國兩大乙烷出口商發函,解除了對中國出口乙烷的限制。禁令一取消,就有8艘滿載乙烷的油輪,立即從墨西哥灣啟程駛往中國。要知道,乙烷作為塑料產業的重要原料,中國市場過去消化了美國近半數的乙烷出口量。
同一天,德國西門子公司也收到好消息——美國商務部取消了對中國芯片設計軟件的出口限制。這意味著中國客戶現在可以自由購買這家德國公司的EDA軟件,再也不需要看美國政府的臉色了。這種被譽為"芯片之母"的設計軟件,對發展高端芯片產業至關重要。
路透社等美媒分析認為,特朗普政府這一連串動作明顯是在向中國遞橄欖枝。美國商務部長和財長近期頻頻就稀土問題喊話,暗示只要中國在稀土出口上松口,美國愿意解除所有貿易限制。但明眼人都看得出,這不過是美國在關鍵技術領域卡脖子不成后的權宜之計。
【C919即將擁有“中國心”】
就拿C919客機發動機來說,美國人當初以為斷供就能讓中國大飛機項目癱瘓,殊不知中國早有準備。國產CJ-1000A發動機的研發進展遠超預期,今年3月中國航發專家在太倉會議上,直言其表現"比預期還要好"。
這款發動機已經在運-20平臺上完成了各種極端條件下的試飛驗證,預計2025年就能裝上C919進行測試。到時候,中國大飛機將真正擁有一顆強勁的"中國心"。
美國這種朝令夕改的做法,恰恰暴露了其在技術封鎖上的戰略焦慮。今天可以為了示好解除禁令,明天就可能因為其他原因重新卡脖子。
【C919國產化進程不會放緩】
這也給中國敲響了警鐘——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必須堅定不移地走自主創新之路。C919國產化的進程不會因為美國一時的松綁而放緩,相反,這更堅定了我們實現航空領域完全自主可控的決心。
這場圍繞能源與技術展開的博弈,折射出中美關系的復雜本質。美國既想通過技術優勢遏制中國發展,又舍不得放棄中國這個巨大市場;中國則在確保供應鏈安全的同時,穩步推進關鍵技術突破。
當CJ-1000A發動機裝上C919的那一天,美國在航空領域的壟斷地位將被徹底打破。到那時,今天的這些出口限制與解禁,終將成為大國博弈史上的一個有趣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