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鄭州7月4日電 (記者王玉興)7月4日上午,河南省交通運輸廳與河南省氣象局簽訂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圍繞交通氣象監測預警、應急聯動、科研攻關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構建現代化智慧交通氣象服務體系,以應對極端天氣挑戰、提升交通運輸安全韌性。
2024年初,河南省遭遇持續低溫雨雪冰凍災害,交通和氣象兩部門聯合建立了“實時會商機制”,提前72小時預警、動態發布道路結冰風險圖,指導全省高速公路“一路一策”除冰,最終實現京港澳、連霍等主干道“邊下邊清,雪停路凈”......這些極端天氣下的“并肩作戰”,催生了雙方的深度合作。
框架協議約定,雙方將建立“預警叫應+應急響應”雙機制,確保氣象預警直達交通一線。
協議明確,雙方將建立公路交通氣象監測設備多部門共謀、共建、共用、共保機制,將交通氣象觀測設施納入新建高速公路項目,實現同步建設、驗收與應用。同時,推進高速公路、國省干線重點路段及內河航運交通氣象觀測站全覆蓋,整合視頻監測資源,實現交通氣象信息、道路監控信息等多類交通路網信息共享共用。
雙方將應用新技術研究濃霧、道路結冰等災害天氣的致災臨界值和短時臨近預警方法,構建交通氣象風險預報預警模型。針對高風險在建及在役路段、橋梁、隧道等,研究氣象災害風險分級預警與響應措施,聯合發布風險預警信息,支撐分級管控。
針對港口船舶作業等環節對氣象條件的高度敏感性,將搭建港口及航道氣象立體監測預報預警網絡,建立港區精細化氣象風險閾值庫。為周口港等河南省內河港口定制“作業窗口期”預報,助力港口優化運營調度,保障航運安全。
雙方將依法開展交通重大規劃、重點工程的氣候可行性論證,利用災害風險普查評估與區劃成果,建立涵蓋內河航運的交通項目設計標準規范,協同做好交通工程規劃、協作開展公路、內河航運交通工程規劃、設計氣候可行性論證工作。
雙方將聯合探索“觀測即服務”在交通應急保障中的應用,構建多源信息融合的交通氣象災害聯防聯動機制,完善監測預警信息實時通報、會商和應急處置流程,建立重大事項通報制度,健全氣象災害預警與交通應急響應聯動機制,制定精細化交通管控防御措施。
此外,雙方還將共建“交通氣象保障服務聯合實驗室”,聚焦濃霧、團霧和道路結冰等高影響天氣監測開展專項研究。
時下正值河南防汛的關鍵時期,據了解,兩部門已經啟動了聯合值班機制,為全省路網規劃、應急物資布設提供科學依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