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克劍
社區作為城市的基本單元,其功能的完整程度與居民的生活品質直接相關,并對城市長遠發展起到重要作用。隨著新型城鎮化戰略的深入推進,完整社區建設正逐步成為提升城市品質、增進民生福祉的關鍵所在。
完整社區建設意義重大
完整社區,通常指的是在居民適宜步行的范圍內,配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充足的公共服務設施、健全的治理體系以及良好的生態環境,并能夠滿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社區。建設完整社區,對于提升居民生活質量、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等意義重大。
完善的各類設施,一站式的生活服務,不僅減少居民通勤時間和成本,還能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科學高效的城市土地規劃,不僅減少城市交通擁堵和能源消耗,還能降低城市運行成本、促進可持續發展;健全的社區治理體系,不僅能發揮居民主體作用、增強居民的社區歸屬感和責任感,還能提升社區治理效能……可見,推進完整社區建設,能夠完善城市公共服務體系、健全治理體系、增強社區韌性,有利于打造適老宜幼、居有所樂的城市環境,有利于吸引人才和投資,有利于進一步推動城市經濟社會繁榮發展。
完整社區建設持續推進
我國對于完整社區建設格外重視,早在2022年10月,就印發《關于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要進行為期兩年的完整社區建設試點;2023年7月,住建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通知,明確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名單,包括31個省市的106個社區;今年5月,印發《關于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將開展完整社區建設作為城市更新的主要任務之一;今年6月,住建部召開全國完整社區建設工作現場會,明確要結合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系統謀劃、統籌實施完整社區建設……此外,各地聚焦為民、便民、安民服務,及時解決居民反映強烈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積極推出相關政策,推進完整社區建設。
如今,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工作已近兩年,截至目前,我國完整社區試點已建設改造養老、托育、便利店等各類服務設施2000余個,新增機動車停車位2.47萬個、公共充電車位5900余個,公共活動場地和公共綠地70余萬平方米……在推進完整社區建設過程中,要繼續完善社區服務設施、打造宜居生活環境、推進智能化服務、健全社區治理機制,讓廣大居民的社區生活更美好。
完整社區建設任重道遠
今后,完整社區建設要作為“好社區”建設的重要抓手。在城市更新過程中,積極探索利用存量空間建設社區服務設施、既有房屋建筑更新改造用于養老托育等服務的方式方法。
同時,根據社區實際情況,結合居民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明確功能分區,推進居住、服務、就業、游憩等功能的有機融合;聚焦居民關心的教育、醫療、養老等問題,加大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服務供給力度,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堅持綠色低碳理念,推廣綠色建筑、海綿城市等技術應用,加強社區綠化美化,打造生態宜居的居住環境;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構建智慧社區管理系統,實現社區服務的智能化、精細化,提高治理效能;建立健全居民參與機制,鼓勵居民參與社區事務決策和管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化資金籌集機制,探索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供給。
完整社區建設,是城市發展中以人為本理念的生動實踐,同時也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市場、社會三方共同努力,持續發力。通過政策支持、規劃先行、強化服務、綠色發展、智慧賦能等手段,補齊各項設施短板,不斷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者王克劍:城市建設雜志社社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