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洛水鐘鳴
(識局微信公共賬號zhijuzk)
每年高考前后,都會有不少三四十歲的年輕牛馬憶往昔崢嶸歲月,后悔自己當年沒再繼續深造,導致現在去不了更高級的草料場。
這時,讀個MBA(工商管理碩士)或者MPA(公共管理碩士),就成了一個圓當年深造夢的高性價比選擇。特別是MPA,因為學費不高,尤其受價格敏感型的體制內小伙伴青睞。
不過,最近這幾年,MPA的熱潮,有些消退了。那就難免讓那些還沒上車的小伙伴糾結:還要不要讀個MPA呢?
關于這個問題,答案倒也很簡單:看你想要什么。對不同目的的人來說,這個學歷的性價比,也不一樣。
當然,既然說到了性價比,那咱還是得從投入和產出兩個部分,稍微詳細地嘮嘮。
首先,咱先看讀MPA的固定投入。這部分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錢+時間。
MPA的學費通常不貴,兩年讀下來,也就五六萬。用趙本山老師的話說,你咳嗽它也是五六萬,一般的體制內家庭都負擔得起。
但要注意,按現在的政策,這筆學費,基本就別想著讓單位報銷了。
再說時間投入,這部分其實也不多,大體上,就是考前復習+考上后上課、做作業、寫論文。
對絕大多數通過考試進入體制內的小伙伴來說,MPA筆試的唯一難點大概就在于英語,但英語其實也不難。面試那就基本沒啥難點,只要不是那種一句話說不出來的,高校通常都樂意收他的學費。
至于考上之后,多數學校對MPA學生上課和做作業的管理也不怎么嚴——這算是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吧。當然,肯定有管得嚴的,不光上課要點名,下課也要簽退,日常作業還要查重,但這事既看學校,也看老師,不好說。
還有那種管得嚴的學校,實行標準的“寬進嚴出”,每年都有比例不低的學生要延畢,甚至有那么一成左右的人,最終只能拿個肄業證。但多數學校也就還好,只要你的論文答辯不是一坨答辯,他們也不一定要針對你的答辯。
好了,投入大概就是這樣,那么產出呢?其實,大家的投入都差不多,決定MPA性價比的,恰恰是產出。
而說到產出,首先要說的就是,誰再指望靠這個學歷去當提拔重用的敲門磚,那趁早別做夢了,哪怕是體制內,這個學歷也不值錢——如果不是實在找不到別的理由,他們甚至不會拿這個當提拔重用你的理由。
或者說,“擁有MPA學歷”這個理由,都不如“群眾基礎好”這種理由排得靠前,你就品吧。
還有的人,確實有些“本領恐慌”,想通過讀MPA,真正學點東西,順便開闊一下視野,這個相對還靠點譜。不過,要說能學到什么工作生活中特別“有用”的東西,那也未必,一般的MPA知識,對體制內工作的幫助,就跟量子物理對中學奧數的幫助一樣,你不能說它沒有幫助,但就是不好說幫助到底是什么。
那么,如果你說,我就純開闊一下視野,提升一下平時的逼格,同時混個學歷,說出去好聽,行不行呢?當然行。
不過咱也甭說那些場面話,說點實在的,多數人去讀這個MPA,恐怕不是沖著“開闊視野”去的。大伙更看重的,多半是“拓展人脈”。
俗話說得好,“多個朋友多條路”嘛,反正讀MPA的同學,多數也都是體制內的,通過一起上課,認識一批朋友,將來也好辦事。
這大概也是MPA最為人所青睞的“產出”。你說這個產出大不大呢?有時確實不小,但隨著現在各種工作越來越規范、越來越嚴格,如果還想通過MPA同學辦什么“大事”,那基本也是癡人說夢。
大伙在一塊聊聊天,吹吹牛,交換一下給領導寫的講話稿,大體也就這樣了。至于更深入的“交流”,當然也有,不過這里不方便寫,寫了它也不合規。
找同學不行,找老師行不行呢?有些人,想著考上MPA,跟老師們建立良好的關系,將來還可以找老師幫忙辦事,但咱先不說這是不是合規(很多時候其實也不合),就說這種想法,同樣很難達成。
甚至咱可以這么說,在通過MPA構建的師生關系中,老師找學生辦事,比學生找老師辦事,要更多得多。
總之,如果你想通過MPA來獲得一個“圈子”,那么它確實會給你一個“圈子”。然而,如果你沒有其他方面的足夠實力,就算你進了這個“圈子”,也頂多只能看它一眼。
不要想著利用“圈子”的資源。如果你沒有資源可供“圈子”利用,那么它也不會讓你利用它的資源。
看到這里,估計有人會說,那要照這么說,讀MPA的性價比,不高啊!
話倒也不能這么說。它的產出,雖然不多,但投入也少,這么一比,性價比其實還行。
何況,這種事也是因人而異,比如有些單身的體制內小伙伴把它當成大型相親渠道,這就屬于另辟蹊徑,發現了它獨特的價值——MPA的篩選功能,總比你的七大姑八大姨強吧。
又比如,有些在體制內待得不甚舒服的人,通過MPA,發現了新的機會,拿到學歷當敲門磚,跳到別的行業去了,這也屬于對MPA學歷價值的開發利用。不過這種事最近比較少了,因為體制外現在好像也在意識到這個問題:
這個學歷,它似乎……嗯好吧,還是說說你的工作經歷吧。
反正,在這個一切都卷的時代里,任何東西的性價比都在下降,倒不獨MPA為然。只是,這也在提醒體制內的小伙伴們,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里待久了,還是要多跟一跟時代變化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