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7月1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發表聲明,美國國際開發署自當日起正式停止執行對外援助任務 ,部分符合政府政策的項目移交給國務院管理。此消息一出,國際政壇為之震動,畢竟美國國際開發署承載著美國11任總統的“心血”,如今卻突然被關閉。
美國國際開發署成立于1961年。當時,冷戰正酣,時任美國總統肯尼迪出于國家安全的考量,為與蘇聯進行對抗,簽署行政命令設立該機構。其靈感來源于1948年到1951年的馬歇爾計劃,旨在通過經濟援助提升發展中國家的穩定性,遏制蘇聯影響力的擴張。可以說,美國國際開發署從誕生之日起,就被賦予了濃厚的政治使命。
在隨后的64年里,歷經11任美國總統,美國國際開發署不斷發展壯大。在全球雇員一度超過萬人,其中三分之二在海外工作。其年度預算也頗為可觀,從相關數據來看,在2020年時達到390億美元。該機構在全球100多個國家開展項目,業務涵蓋幫助減貧、救災、改善醫療條件等多個領域 。表面上,它是在進行人道主義援助和推動全球發展;但實際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真實面目逐漸暴露。
特朗普,奧巴馬和拜登(資料圖)
美國政府問責局的報告顯示,美國國際開發署在阿富汗的重建工作中,投入的230億美元重建資金里,竟有42%流向了腐敗官員手中 。在非洲的糧食安全計劃方面,38%的物資被倒賣。在埃及,其資助的“民主培訓項目”,最終培養出了反美武裝領袖。這些令人咋舌的事實表明,美國國際開發署的援助資金大量被浪費,甚至起到了反作用。不僅如此,在拉美,它資助的“掃盲計劃”強行加入美式價值觀課程,識字率提升效果不佳,反美示威卻增加了19次;在東南亞,“鄉村發展項目”要求受援國先修改憲法引入三權分立,導致項目延期5年,貧困率反而上升。從這些事件可以看出,美國國際開發署的援助往往附加政治條件,干涉他國內政,其援助實效大打折扣,在2024年全球援助效率排名中,已跌至第47位 。
在特朗普重新執政后,強調納稅人的資金必須服務于“美國優先”的國家戰略,對美國國際開發署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今年1月,特朗普政府上臺后即啟動裁撤計劃,美國國際開發署的年度預算從2020年的390億美元降至2025年的68億美元,降幅高達83% 。7月1日正式執行關閉決定時,該機構2.1萬名員工中87%被解雇,1.2萬個海外項目僅保留1000個 。魯比奧在關閉聲明中直言,美國政府多年來投入大量外援資金,換來的卻是全球反美情緒指數大幅上漲。美國國際開發署除了打造出一個遍布全球的非政府組織產業綜合體,自冷戰結束以來,幾乎沒有取得實質性成果,發展目標很少實現,還加劇了不穩定局勢,使得反美情緒日益高漲。
魯比奧(資料圖)
美國國際開發署的關閉,在美國國內引發了軒然大波。美國前總統布什與奧巴馬罕見地聯合起來,對特朗普政府的這一決定進行批評。奧巴馬表示,解散美國國際開發署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對世界上許多人而言,USAID就是美國”。他認為該機構在促進全球發展與美國國家安全方面的作用將“世代留存”,削弱美援署是歪曲,是一場悲劇。小布什則重點談及他擔任總統時設立的“總統防治艾滋病緊急救援計劃”預算遭削減的情況,他表示,國際開發署員工的工作“展現了美國的強大力量”,全球已有2500萬人因該計劃得救 。
奧巴馬和小布什的批評并非毫無道理。從歷史角度看,美國國際開發署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是美國對外影響力的重要體現。盡管其援助方式存在諸多問題,但在一些地區,它也確實開展了一些如抗擊艾滋病等有實際意義的項目,對美國的國際形象塑造起到過作用。特朗普政府關閉美國國際開發署,看似是對舊有低效援助模式的否定,實則可能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
從國際影響來看,美國國際開發署的關閉,也讓國際社會看到了美國全球戰略的調整。長期以來,美國憑借國際開發署的對外援助,在全球范圍內施加政治影響力。如今該機構關閉,部分符合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剩余項目移交給美國國務院實施 ,這意味著美國的對外援助將更加“美國優先”,更側重于符合美國當下地緣政治利益的項目。
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的援助模式。中國在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項目,4年創造7.5萬個就業崗位 。在埃塞俄比亞建設的皮革廠實現100%本土化生產,援助附帶“技術轉移條款”,助力當地產業發展。皮尤研究顯示,接受中國援助的非洲國家中,72%民眾對中國持正面看法 。中國堅持不附加政治條件的援助原則,真正致力于幫助受援國實現自主發展。
美國國際開發署(資料圖)
美國關閉國際開發署這一行為,是其全球戰略收縮的一個縮影。2025年,美國駐外使館人員縮減23%,海外軍事基地數量降至1945年來最低 。這種收縮引發了連鎖反應,韓國宣布暫停“美韓聯合援助計劃”,轉而與中國簽署150億美元基建協議 。美國國際開發署關閉當天,美元在非洲的結算份額跌破40%,人民幣結算占比升至28%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25年發展中國家對美國主導的“千年挑戰賬戶”申請量下降67%,對中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申請量上升300% 。這一系列數據表明,美國在全球治理中的影響力正逐漸下降,而中國的“共商共建共享”的援助理念和發展模式正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
美國國際開發署的關閉,看似是一個機構的裁撤,實則反映出美國在全球戰略、對外影響力以及國際形象等多方面的深刻變化。奧巴馬和小布什的反對,也從側面反映出這一決定在美國國內存在巨大爭議。未來,美國如何調整其對外援助和全球戰略,以彌補因關閉國際開發署帶來的影響,國際社會正拭目以待。而中國的援助模式和發展理念,在國際舞臺上日益展現出獨特的魅力和價值,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著中國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