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曾經高瞻遠矚的認知到“流水不腐”的自然現象,而古代的中醫也高屋建瓴的開創了“活血化瘀”的治療方法。雖然,現代一般都將清代名醫王清任作為“活血化瘀第一人”,那是因為王清任專注于活血化瘀。但是最早使用活血化瘀方藥的,還是醫圣張仲景。只不過,醫圣張仲景是全科醫生,內傷外感他都全都能看,而且留下的《傷寒雜病論》中所載經方也是涵蓋了很多方面,因此,“一個醫圣張仲景,就是一所全科醫院”。
醫圣張仲景也是非常重視“流水不腐”這個概念的,因此也留下了一些活血化瘀的經典名方,比如抵擋丸、大黃?蟲丸、當歸芍藥散、桂枝茯苓丸、紅藍花酒……而且這些經典名方,在現代也依然發揮著重要的臨床作用。不過在這一眾良方中,桂枝茯苓丸是現代臨床中使用最為廣泛的一個方子,而且它的藥性平和,在臨床中備受醫患喜愛。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匱要略》,全方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藥、桃仁”五味中藥組成,由于現代有中成藥,原方劑量就不再贅述。從藥物組成來看,全方能夠活血化瘀的中藥,其實只有“牡丹皮、赤芍藥和桃仁”三味中藥。那么,桂枝茯苓在全方又主要扮演什么角色呢?其實,桂枝溫通經絡,增強陽氣,還能調節氣血運行和改善血液循環和水液循環問題;而茯苓滲濕健脾,化瘀與除濕并行不悖。這樣一來,桂枝茯苓丸不僅能夠活血化瘀,還能消除腫塊,成為后世醫家推崇備至的經典名方。
桂枝茯苓丸原本在《金匱要略》中是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因此,在相當長的歷史長河中,桂枝茯苓丸主要在婦科領域大顯身手,但現代臨床中,卻發現桂枝茯苓丸還有更多可能,如果只是把它限制在婦科疾病的領域,那確實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了。現代臨床研究發現,桂枝茯苓丸除了可用于治療婦產科疾病之外,還可用于治療精神神經系統,泌尿生殖系統,呼吸系統,外科疾病,皮膚科疾病[1]。
臨床研究表明,桂枝茯苓丸可用于治療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卵巢囊腫、乳腺增生;慢性附睪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肝囊腫、肝硬變、脂肪肝、慢性糜爛性胃炎、急性單純性闌尾炎;冠心病、心絞痛、心肌缺血;下肢深靜脈血栓;主動脈粥樣硬化;冬季難治性高血壓諸病;腦梗死、腦出血、偏頭痛;肺原性心臟病、支氣管哮喘;尿潴留、尿結石、腎功能不全、紫癜性腎炎;甲狀腺腫大、黃褐斑、高脂蛋白血癥、肩周炎、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2]等多種疾病。
桂枝茯苓丸自從被應用于治療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等疾病之后,它的“抑瘤消囊”作用就藏不住了。因此,現代藥理對它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結果發現,桂枝茯苓丸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最終抑制腫瘤細胞生長[3]。這就充分說明,古代治療癥瘕疾病的良方,在現代臨床中,發揮“抑瘤消囊”的作用,并非虛言。
經方大家王付認為,桂枝茯苓丸在臨床中的適用范圍比較廣泛,除了婦科疾病以外,還可用于辨證治療腫大增生性疾病或癌變(如肝腫大、脂肪肝、肝硬化、脾腫大、前列腺增生、脂肪瘤等疾病),以及治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病、高脂血癥、冠心病、心腦動脈硬化、房室傳導阻滯等疾病),在這些疾病的發展過程中,出現疼痛,腫脹,舌質暗或瘀紫,苔薄白,比較符合桂枝茯苓丸的辨治要點[4]。
總體來說,桂枝茯苓丸這個中成藥,消除囊腫肌瘤的作用,堪比手術刀,合理用藥,囊腫和肌瘤消失了,身體也就更好了。雖然桂枝茯苓丸屬于活血化瘀的方子,但是卻藥性平和,又加上使用丸劑,可長期使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孕婦和經期女性,不宜使用。在使用的過程中,偶爾會出現胃脘不適和隱痛,但一般停藥后會自行消失。
參考文獻
[1]張天嬋,劉穎,張夢穎.桂枝茯苓丸藥理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25,27(2):190-195.
[2]徐路,張琦.桂枝茯苓丸臨床應用概況[J].河南中醫,2015,35(9):2031-2034.
[3]許瑞青,曹保利.桂枝茯苓丸的抑瘤作用研究進展[J].遼寧醫學雜志,2012,26(6):302-304.
[4]王付,王林玉.桂枝茯苓丸方證思考與探索[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6,31(7):2618-2620.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神希子,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