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臨近,這兩個月自然界陽氣充足,是人體吸收能量、借助天時進補調理的黃金期。此時很多人關注養生,卻往往忽略了痰濕問題的根源——脾胃虛弱。
很多人把痰濕歸因于肺,其實根本在于脾胃。脾胃陽虛、功能減弱,水濕代謝不出去就會凝聚成痰。痰濕一旦形成,常常積存在肺中,導致各種不適。
因此,化解痰濕關鍵在于溫暖體內的陽氣。如果陽氣不足,即使用了化痰藥,效果也可能不理想。
而三伏天前后的旺盛陽氣,正是幫助我們溫暖脾胃、激發陽氣、加速痰濕排出的絕佳時機。
今天,邀請到脾胃專家施旭光主任,來給大家分享一碗湯——理飲湯。
組方:炒白術、桂枝、干姜、茯苓、厚樸、陳皮、生白芍、炙甘草。
這些藥各司其職:
炒白術幫助脾胃正常運轉,增強消化能力。
脾胃喜溫暖怕寒涼,干姜直接溫補脾胃,提供脾胃所需的熱能。
桂枝增強心肺陽氣,心陽充足能為脾陽提供支持。
陳皮減輕痰濕水分,茯苓引導痰濕隨小便排出。
厚樸疏通人體氣機,幫助清除停滯的痰濕。
生白芍調節方子溫熱性質,防止其他藥物過于溫燥。
甘草協調藥效,促進脾胃功能整體平衡。
多藥協同,能同時健脾、溫陽、化痰濕。
門診案例分享:理飲湯如何生效?
40歲馮先生因胃部息肉就診,伴有飯后腹脹、痰多、大便不成形等問題。辯證為脾胃陽虛痰阻胃絡,息肉由痰濕積聚形成。
開方以理飲湯為基礎,側重溫暖脾陽、化解痰濕,重點使用炒白術增強脾胃,增加茯苓利濕去濁。
一個療程后,腹部脹滿感明顯減輕,痰量減少,整體狀態好轉。
這個方子通過溫暖脾胃陽氣,逐步化解體內痰濕積聚,幫助恢復平衡。
適合脾胃虛寒、痰濕較重的人群,具體表現為:舌淡苔白膩、有齒痕、喉嚨痰多,特別是飯后痰量增多。
三伏天使用此方調理,順應自然陽氣,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若平時容易疲勞乏力、呼吸氣短,可在方中加入黃芪。
注意:舌苔黃膩或舌紅無苔者禁用。
三伏將至,正是行動好時機,讓理飲湯助你脾胃強健。
最后提醒: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具體的用藥和治療方案應根據個人的體質和病情進行調整,不可盲目自行用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