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今年車圈為數不多不用為銷量發愁的CEO,何小鵬在G7上市發布會后的群訪里打趣:“其實我們的銷量非常可以,但YU7創造了銷量神話,我們感覺我們的童話放在他們面前怎么宣傳都不行。”
小鵬的童話故事已經足夠讓友商羨慕:今年上半年,小鵬累計交付近20萬臺,6個月就超越了去年全年交付量,在剛過去的第二季度,小鵬還創下了單季度歷史新高的成績,也是近期唯一連續8個月交付量突破3萬臺的新勢力。
就在昨晚,小鵬正式發布了“要捅破銷量天花板”的G7。
那么,這臺新車都亮出了哪些本領,它又能否成為這個級別SUV之爭中的另一匹黑馬呢?
有哪些亮點
G7可以看作是用P7+設計語言“重塑”G6的一款SUV。車身尺寸和動力總成高度類似,但智能化、空間布局以及底盤都進行了升級。
在發布會上,官方給G7的定義是“硬核科技+空間舒適”。
先來說“硬核科技”,小鵬G7首發了小鵬的Ultra車型。不同于別家強調性能,小鵬則主打極致的智能化。
G7的Ultra車型搭載了3顆自研圖靈AI芯片。其中2顆分管輔助駕駛,1顆分管智能座艙。
在具體參數上,單顆圖靈AI芯片算力可頂3顆Orin-X,整車有效算力可達2250TOPS,差不多相當于9顆Orin-X。
按照小鵬自己的標準,這樣的算力水平甚至已經達到了L3級輔助駕駛的要求。
算力越大,當然能力也就越大,Ultra車型還能夠擁有本地端運行VLA以及VLM大模型的能力。
在官方的舉例中,這套VLA-OL模型就像是給智能輔助駕駛裝上了“運動型大腦”,讓車輛從持續強化學習進化成自主強化學習,可無延時地執行復雜判斷,突破網絡與地域的限制,大幅提高智能輔助駕駛能力以及安全下限。
更直白地說,車相當于擁有了主動思考、理解世界的能力,可以開得更好、效率更高,能夠像人類老司機一樣擁有主動識別并禮讓救護車、避讓路面塌陷、避讓積水的能力,甚至還可以主動學習你的駕駛習慣。
而在VLM引入智能座艙后,無需聯網即可具備記憶、思考和情感,可實現自主決策、思考等功能,成為一個可以對話、控車、主動服務的智能助手。
如果你對它的實際表現感興趣,不妨可以關注我們后續的《超級開箱》以及《搞機試驗室》欄目。
在車內,代替了儀表盤的追光全景HUD系統也絕對是一項顛覆性的配置。
其搭載的LCoS顯示芯片擁有等效87英寸的超大畫幅、85%的NTSC色域以及1800:1的對比度,搭配至高12000nit的最高亮度,官方宣稱這套系統能夠在任何光線條件下清晰顯示。
功能方面,小鵬也賦予了它三大使用場景:AR車道級導航、輔助駕駛光毯輔助以及惡劣天氣輔助。
接著是“空間舒適”,小鵬G7用上了和P7+同款的內飾設計,但也并非簡單的“套娃”,它在延續P7+大空間、高舒適性的同時,還對細節進行了優化。
G7擁有88%的得房率以及非常夸張的頭部空間,我們此前也實測,即使是一米九的同事坐進后排,頭頂距離天幕的空間還有2-3拳的距離。
在擁有大空間和大得房率的同時,新車的配置也很豐富,配備了全新的云感舒適座椅,四座標配通風、加熱、按摩以及電動調節,此外還有20揚聲器AI音響、密碼手套箱、水洗前備箱等配置。
最后一大亮點是底盤配置,它首發搭載了太極AI底盤,全系標配DCC減振器和太極液壓襯套。
通過實時路況預瞄和AI調節,懸架可提前識別減速帶、坑洼、起伏,主動調整阻尼,有效提升動態舒適性和車身穩定性,同時還能減少車內眩暈感。
經過我們《LAB測試》欄目的實測,G7在動態舒適性、車身姿態控制和濾震表現上,甚至已經能夠在部分場景下超越傳統豪華SUV奔馳GLE(參數丨圖片)。
3個配置,怎么選?
在配置劃分上,這次的小鵬G7共有3個SKU,劃分方式也和P7+一樣簡單直接。
三款車型分別是“602長續航Max”、“702超長續航Max”以及“702超長續航Ultra”,售價19.58-22.58萬元。
先來說意料之外的“602長續航Max”版本,售價19.58萬元,采用了和G6同款的68.5度電池,CLTC續航602km,同樣支持5C超充功能。
在配置上,它標配了雙Orin X+8295芯片組成的Max方案,而我們上述介紹的追光全景HUD、太極AI底盤、20揚聲器等等配置通通是標配,首發期間還額外贈送了Nappa真皮座椅以及電吸門等配置。
如果是日常通勤、家庭出行代步使用,那么這個版本的性價比其實就非常高。
接著是“702超長續航Max”版,售價20.58萬元,這個版本電池容量來到了80.76度,增加了100km的續航,適合對長續航有追求的用戶。
最后是重點的“702超長續航Ultra”車型,售價22.58萬元。就是在上一個版本的基礎上對智能化進行了大幅加強,升級了三顆圖靈芯片+8295的Ultra方案。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目前Ultra車型的VLA和VLM還處于期貨狀態,需要后續通過OTA以及免費加裝硬件后才可實現,因此這個版本在首發期間提供了價值5000元的5萬商城積分作為首發禮提供。
何小鵬今天也發文表示,超過60%的訂單是Ultra版。如果你追求更好的輔助駕駛以及更“聰明”的智能座艙,那么閉眼沖它就對了。
能有爆款潛質嗎?
雖然這次的發布會再一次上演了對比Model Y的名場面,但最近剛和Model Y對比完的小米YU7也絕對是小鵬G7繞不開的對手,我們也不妨在此拿兩款車進行一下對比。
在配置上,考慮到價格,我們選取了小鵬G7最“聰明”的Ultra車型以及小米YU7的標準版。
在這里我們直接先說結論:更注重全家舒適、空間實用和智能底盤駕駛質感的,選小鵬G7;而小米YU7適合那些喜歡酷炫造型、強動力和智能生態的朋友們。
尺寸方面,小米YU7在軸距和車長上都占了上風,軸距達3米,車長接近5米,賬面數據確實唬人。
而且它用了類似跑車的長L113設計,車身比例更低趴動感,還塞下了一個141L的可水洗超大電動前備箱;在G7這,同樣也提供了可水洗前備箱這一配置,但容量為42L。
不過,小米這么做的代價就是空間的妥協。小米YU7車內“得房率”和后備箱容積的實際表現其實并不及小鵬G7,要顏值還是要空間,這點見仁見智。
接著再來聊聊配置,在動力部分小米的功率更大,輪胎規格也更具優勢。
個人在這里還是建議大家在選購這兩款車時考慮選配上大輪轂,其中小鵬G7花6000元即可升級到前后255/45 R20的規格,輪胎也會升級為米其林靜音輪胎;
小米的升級價格更貴,如果想要操控更好的混合胎寬,那么你就至少要花1.2萬元才能升級到前245/45 R21,后275/40 R21的規格。
在舒適配置的劃分上,兩者也是截然不同的思路,小鵬四座都有通風、加熱、按摩,強調的是家庭出行每個人的體驗;而小米的前后排零重力座椅則是更加強調了前排主副駕的體驗。
另外,更強調家用和舒適的G7還提供了諸如39處收納、密碼手套箱、香氛系統等配置;
小米則是更注重運動和科技感營造,提供了天際屏、主動式氛圍燈、矩陣式大燈等配置。另外得益于小米的生態優勢,YU7還能夠支持“人車家”互聯功能。
就像開頭說的,童話歸童話,神話歸神話,屬于小鵬的市場也還在。畢竟智能車不是看一時的熱度,而是拼長線體驗。
在群訪環節,小鵬汽車的自動駕駛產品高級總監婷婷也表示:“在今年內,小鵬的下一個大版本OTA上,會發一個不同于行業內的、更強的AES,另外AEB部分也會再打一次漂亮仗。”關于這部分內容,何小鵬打斷說要把懸念留給下一場發布會。
G7能不能成為繼MONA M03、P7+之后的爆款,就看這波交付和后續OTA表現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