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賤民只配清掃廁所!”
印度很多低種姓的人群生來就被灌輸了一種宿命論,今生的苦難就是為了償還前世的業債的!
或許生活在新中國的大家聽到這里會覺得魔幻不真實?
印度這樣的制度為什么被廢除了還是如此根深蒂固呢?
印度科技成就達到能將火箭送往火星的水平,但同時在街頭巷尾,對神牛的虔誠行為仍然隨處可見。
城市里高聳的玻璃幕墻摩天樓,與旁邊的貧民窟鐵皮屋頂形成鮮明對比。
盡管法律已明確廢除了種姓制度,這一三千年前形成的社會等級觀念,卻依然深刻影響著十多億人的日常生活,成為他們難以逾越的障礙。
印度就在這種極致的現代與極致的古老之間并存,想一句話講明白印度這比在恒河里撈針還難,這個國家就是一部現場直播的魔幻現實主義大片。
上一秒你還在驚嘆它的火箭能精準奔向火星,下一秒就可能被街頭巷尾對神牛的虔誠磕頭所震撼。
它就這樣在極致的現代與極致的古老之間,大大方方地精神分裂著。
初到印度你很可能會被它的“現代感”給唬住,孟買的摩天樓,玻璃幕墻反射著貧民窟的鐵皮屋頂,這是印度最鋒利的切面。
硅谷回來的精英們,西裝革履地討論著下一輪融資,仿佛這里是亞洲的下一個奇跡之地。
但只要你稍微一探頭,就能聞到空氣中一股陳舊的味道,那是一道三千年前的烙印,叫“種姓”。
它早就被寫進法律的垃圾桶里,卻依舊是懸在十多億人頭上的隱形天花板。
總有人天真地問,那些生在最底層的“賤民”,為什么不換身行頭,學點談吐,假裝自己是上流社會的一員,去改寫命運呢?
這想法連當電影劇本都嫌太夢幻,想“混進去”?你的身體可能第一個就不同意。
歷史上雅利安人南下,征服了本地的達羅毗荼人,這種征服與被征服的記憶,被刻進了外貌的刻板印象里。
雖然血統早已混雜,但在很多人的潛意識里,膚色的深淺、鼻梁的高低,依然是無聲的階級名片。
外貌或許還能模糊,但“軟件”上的鴻溝,幾乎無法逾越高種姓的孩子,上的是每年學費高昂的私立名校。
他們從小接受全盤西化的精英教育,一張嘴就是流利的倫敦腔,聊的是家族信托和海外投資。
而低種姓的孩子,光是能走進免費的公立學校,就已經耗盡了全家的運氣。
在很多地方他們甚至被排斥在教育體系之外,方言土語是他們唯一的身份牌。
這兩種口音就像兩種世界發出的不同信號,一開口便涇渭分明!
更絕望的是很多時候,你的姓氏就是一枚刻在額頭的隱形條碼,一聽到“夏爾瑪”,人們就知道這是婆羅門。
一聽到“辛格”,就聯想到剎帝利,想冒充高種姓?你等于要和祖宗十八代切割。
一旦被識破那可不是社死那么簡單,宗教和傳統會讓你體驗一下什么叫真正的懲罰。
最可悲的是精神上的那把鎖,無數低種姓的人,壓根就沒動過“向上爬”的念頭。
他們從小被灌輸一種近乎殘忍的宿命論:這輩子活得像條狗,不是因為社會不公,而是因為你上輩子欠了債。
這輩子老老實實受苦,就是為靈魂還貸,熬吧,熬到死了,梵天大神興許會垂憐你,讓你下輩子投個好胎。
這種宇宙級別的精神PUA,比任何鐵鏈都管用,而且這個系統還自帶一種“向下比”的穩定機制。
四大種姓之下,還有成千上萬個亞種姓,每個人幾乎都能找到一個比自己更低一等的階層,從而獲得一絲可憐的優越感。
所以當一個底層人試圖打破規則時,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往往不是高高在上的婆羅門,而是那些只比他高半級的人。
他們死死拽住你的腳踝,生怕你爬上去顯得他們不夠優越。
如果說種姓是印度的底色,那宗教就是潑在上面的燃料,它能凝聚人心,也能瞬間點燃仇恨。
印度教與伊斯蘭教長達幾個世紀的恩怨,已經不是歷史書上的幾行字,而是融入血液里的集體記憶。
在很多地方解決分歧的方式,原始得令人膽寒,一根鐵棍一把彎刀,就能掀起一場席卷街區的腥風血雨。
當局對此并非不知,但往往束手無策,有時甚至為了選票,在背后悄悄煽風點火。
一些主流政客會嫻熟地在宗教的干柴上,劃亮選票的火柴。
他們高喊“印度教至上”,煽動民族主義情緒,試圖將印度塑造成一個純粹的印度教國家。
這種狂熱甚至燒向了世界文化遺產,宏偉的泰姬陵,本是印度最耀眼的名片。
但就因為它是穆斯林帝王為愛妃修建的陵墓,一些印度教極端分子就視其為眼中釘,恨不得用推土機,把這段“不純潔”的歷史從國土上抹去。
他們仿佛覺得只要推倒了建筑,就能凈化民族的血統,這種荒誕,每天都在印度真實上演。
最讓人覺得大腦處理不過來的,是在這片神仙鬼怪與資本大鱷共舞的土地上,你還能看到“社會主義”的影子。
這聽起來像個冷笑話。
但你翻開印度的憲法,資本家和老地主看了都得愣一下,白紙黑字寫著,印度是一個“主權、社會主義、世俗、民主的共和國”。
這并非一句空話,在西孟加拉邦,印度共產黨曾連續執政長達34年,在南方的克拉拉邦,至今仍由共產黨執政。
在那里你能看到印度最不像印度的一面:民眾識字率冠絕全國,工會有尊嚴,女性地位相對更高,政府的福利網努力地試圖兜住每一個人。
這片紅色的試驗田,結出了令人意外的果實,它像一個無法被歸類的幽靈,在這片混亂的土地上,證明著另一種可能性。
印度就是這樣一個將所有矛盾的元素集結在同一個國度的復雜社會體系。
所以印度到底是什么性質的國家?
是披著民主外衣的封建國家?是混雜著宗教狂熱的資本主義試驗場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