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唐代題材的影視、游戲似乎多了起來。從早前的《長安三萬里》,到《唐朝詭事錄》,還有最近的《長安的荔枝》,以及剛剛發布預告的游戲大作《歸唐》,都是大唐時代的故事。
與更早之前的唐代題材影視作品相比,這些新的故事有兩點不同:首先,唐太宗、唐玄宗、武則天等帝王往往不是主角,大家更關注普通人的故事;其次,文學的重要性正在凸顯,甚至直接以詩歌作為線索。
《長安的荔枝》的故事便來源于一句眾人皆知的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圖/《長安三萬里》)
唐代對于今天的人究竟帶來了什么影響,以至于一千多年以后,我們仍然念念不忘那個朝代的風采和文學?有人以腳步丈量大地,漫游中國,追隨唐代詩人的足跡;有人遍讀唐詩,重新講述詩人們壯游人間的故事;還有人從一句唐詩出發,書寫一段新的傳奇小說。
在作家李修文的最新小說集《夜雨寄北》里,一只來自婆羅洲的猴子,在顛沛流離之中學會了吟唱李商隱的詩《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作家六神磊磊從2022年開始推出“唐詩三部曲”,至今已出版了兩部(《唐詩寒武紀》與《唐詩光明頂》),最后一部《唐詩笑忘書》也會在不久之后出版。關于晚唐,他想必也會提到李商隱的《夜雨寄北》。
暑假游即將開始,新周刊·刀鋒時間邀請兩位作家,從唐朝文化熱出發,開啟一場從唐朝到今天、從唐詩到短篇小說的“文學壯游”。他們將會講述,在今天如何重新發現唐詩、在短篇小說中如何塑造詩意。
(長按保存到相冊,微信打開識別二維碼報名)
講座時間
7月5日(周六)19:00—21:00
講座地點
北京市朝陽區 大望橋 北京SKP 4F
嘉賓
李修文:作家,現為湖北省作家協會主席、武漢市文聯主席、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著有長篇小說《滴淚痣》《捆綁上天堂》《猛虎下山》,小說集《浮草傳》《閑花落》,散文集《山河袈裟》《詩來見我》等作品,曾獲魯迅文學獎等多種文學獎項。擔任2024—2025刀鋒圖書獎推委會主席。
最新作品
《夜雨寄北》
李修文 著
花城出版社,2025-4
魯迅文學獎得主李修文全新中短篇小說集,收錄中篇《夜雨寄北》、短篇《木棉或鲇魚》《靈骨塔》《記一次春游》4部。四個直面生存的故事、四場心靈突圍的壯游,在困境中入世,寓真實于傳奇。
“我要寫下的,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熱烈,他們徒勞,他們既不是世界的出走者,也不是破門而出的人,他們不過是承受了他們所在的那個世界的人。”
《唐詩三百首》
李修文 評注,蘅塘退士 編
國文出版社|光塵,2025-5
本書以清代蘅塘退士編選、陳婉俊補注的《唐詩三百首》為底本,系統輯錄初唐至晚唐77位詩人的310余首經典代表詩作,依古典詩學體例分為五言古詩、七言古詩、七言樂府、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等八卷。
魯迅文學獎得主李修文精研注疏,對每首詩進行深入解讀,既考據詩作背景與思想內核,又剖析藝術精髓,細膩還原詩作意境與雋永情感,帶領讀者體悟經典唐詩之美,一窺唐代社會文化風貌及詩人的心路歷程。
嘉賓
王曉磊:作家,筆名六神磊磊。曾任新華社重慶分社記者。2013年起開始寫作,對唐詩和武俠小說進行解讀,因為犀利、獨到的視角而廣受好評,是目前最受歡迎的唐詩解讀、普及者之一。著有《唐詩寒武紀》《唐詩光明頂》《六神磊磊讀唐詩》《給孩子的唐詩課》《六神磊磊讀金庸》等。
最新作品
《唐詩光明頂》
王曉磊 著
文匯出版社|新經典文化,2024-10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高適、張九齡……生活在一個轉折的時代里,如何面對人生的高光和暗谷?他們的回答輝映了千年。
他們或昂揚、或閑適、或奔放、或傲誕,在盛世的詩酒風流中兌現著天賦,寫下最好的年華。而高峰之所以為高峰,就是當遭遇從極盛的頂峰掉頭向下的失落時刻,他們的詩歌依然能照見幽微、擦亮夜空。
主持人
朱人奉:新周刊內容中心總監。
作者 | 新周刊
運營 | 七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