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經歷了多輪次強降雨天氣,特別是5月以來,受季風氣候及切變線影響,多地因降水導致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呈現易發頻發態勢。面對防汛抗災形勢的嚴峻性和緊迫性,全省自然資源系統積極行動,采取一系列有力舉措筑牢全域全時地質災害防御安全防線。截至目前,已成功避讓地質災害15起,有效保障了343名受威脅群眾生命安全,科學避免了623萬元經濟損失。
完善制度體系。云南省自然資源廳于5月初及時印發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明確8個地質災害重點防范區、90個重點防范縣(市、區),并對癥下藥提出防治措施;制定汛期地質災害防御包片駐守工作方案,分區分級加強主動防災,推動重大災情險情有效防范、合理處置。各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持續落實“綜合值班員+地質災害值班員”的24小時值班機制,以最嚴格值班值守確保各類風險隱患第一時間得以發現傳遞、得到應對化解。
科學監測預警。持續落實“1262”預警叫應機制,結合強降雨過程趨勢,聯合氣象部門認真會商研判并有序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預報。4月15日以來,省級發布預警預報信息和專題服務信息共計199期。同時,全省4.19萬余臺(套)監測預警設備實時監測8785處地質災害隱患點變化趨勢,現階段發布的近5萬條預警信息均得到妥善處置。
全面排查隱患。去年11月起,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各駐地技術支撐單位同3.4萬余名群測群防員、9000余名風險區巡查員同向發力,先后開展雨雪凍融區、福貢“3·18”滑坡、洱源縣“6·05”地震影響區、“龍舟水”期間90個重點防范縣、工礦領域等區域“隱患點+風險區”雙控巡查排查并扎實推動問題整改,累計派出專家1.6萬余組5.4萬人次、排查巡查重點隱患點7.6萬處次,處置隱患877處。
推進綜合治理。積極爭取中央地災防治資金支持綜合防御體系建設。一方面,開展巖溶塌陷詳細調查評價等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項目,進一步摸清成災機理并研提對策建議;另一方面,實施大型及以上地質災害綜合治理類項目42個,加速建設1593處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臺站,雙管齊下提升各類治理手段的科技含量,促進全省地質災害長治久安。
加強宣傳演練。省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殷躍平就地災防治業務及年度防治重點進行授課,牽頭舉辦省級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以訓促學、以練促干,切實提升全省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水平。各地積極組織地質災害防治知識“進企業、進工地、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進機關”的“七進”宣傳活動。全省共計開展宣傳培訓3339場,發放宣傳手冊20萬余冊,覆蓋10.8萬人次。
“下半年,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按照省委、省政府近期工作安排,全力以赴落實‘1262’預警叫應機制、持續開展汛期重點領域排查整治、壓茬推進工程治理和避險搬遷,廣泛宣傳成功避讓案例經驗啟示,切實加快我省全域全時地質災害隱患風險綜合防御體系建設步伐,扛穩扛牢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政治責任。”云南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云南網記者李熙臨通訊員趙毅解道舉
(云南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