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黃忠
通訊員 彭琪琳 李偉
7月4日,湖北省應急管理廳透露,全省又有10起成功避險避災案例獲應急管理部風險監測和火災綜合防治司通報表揚。今年以來,全省已有29起典型案例獲應急管理部向全國推薦。
6月以來,湖北省多次遭遇災害性天氣,湖北省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先后數次發布風險提示,要求做好災害隱患巡查排查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宜昌市、黃石市、十堰市、荊州市、黃岡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發掘10起成功避險案例并逐級上報。
通報說,這是十起典型的預警及時、巡查到位、處置果斷的成功避險案例。通報還對湖北省應急管理廳,宜昌市應急管理局、黃石市應急管理局、十堰市應急管理局、荊州市應急管理局、黃岡市應急管理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應急管理局,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應急管理局、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應急管理局、秭歸縣應急管理局、大冶市應急管理局、竹溪縣應急管理局、松滋市應急管理局、英山縣應急管理局、利川市應急管理局,灣潭鎮、資丘鎮、屈原鎮、金湖街道、兵營鎮、劉家場鎮、紅山鎮、南河鎮、文斗鎮,茶園村、龍橋村、西陽坡村、鳳凰溪村、龍角山村、登高村、鄭家鋪村、窯坳村、黃泥崗村、塔林村、堡上村及韓玉龍、李金燕、楊家慧、盧周、石國良、曾慈華、覃俊峰、王淙、張志勇、付成忠等同志予以通報表揚。
通報還建議,各省(區、市)應急管理部門進一步加強風險研判,及時發掘編報相關典型案例并開展宣傳獎勵,營造群測群防良好氛圍,不斷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據悉,2024年,全省群眾主動上報風險隱患2.48萬余條。近一年,逾10萬人在預警信息下成功轉移避險,其中67起典型案例獲應急管理部向全國推薦。
案例1:
6月18日至20日,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普降暴雨,灣潭鎮最大累計降雨達331.5毫米。
20日4時,按照縣防汛指揮部防汛Ⅳ級應急響應要求,灣潭鎮茶園村黨支部書記韓玉龍巡查發現,茶園村二組茶園油榨埡處山體出現緩慢滑移變形,考慮到此處是中建鐵投路橋有限公司宜來高速六標三工區木林子隧道出口處,山體滑坡可能危及來往人員車輛安全,于是立即上報。
山體滑坡現場
灣潭鎮應急指揮部第一時間叫應高速六標三工區,做好人員轉移準備,同時,組織茶園村應急救援分隊奔赴現場,緊急將15名施工人員轉移至安全地帶,將周邊3戶7人轉移到其他村民家,并封閉該路段,禁止行人、車輛通行。在人員全部安全轉移約5分鐘后,出現約5000立方米的滑坡,造成臨時工棚損毀2間,1條村級道路損毀中斷。因提前轉移,無人員傷亡。
案例2:
6月19日21時4分,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氣象臺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
巡查發現橋梁面臨漫堤
21時30分,龍橋村群測群防員李金燕在巡查時發現,灣潭鎮灣潭河水位陡漲,G351國道龍橋村八里鋪一橋梁面臨漫堤風險,嚴重威脅河對岸2戶4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于是迅速通知河對岸4名群眾做好轉移準備,同步上報。灣潭鎮應急指揮部立即組織縣應急前置救援隊、鎮應急辦、鎮派出所等單位趕赴現場。群眾安全轉移15分鐘后,河水漫過橋面及河堤。因轉移及時,無人員傷亡。
案例3:
6月18日至21日,宜昌市遭遇強降雨。按照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資丘鎮《關于應對6月18日-21日強降雨工作方案》,全體聯村指導組成員立即下沉至所聯系村(居)駐點值守,密切關注雨情、水情及險情動態,協助各村(居)全面落實各項防汛抗災措施。
18日下午,西陽坡村黨支部書記楊家慧帶領聯村干部、指導組和村“兩委”成員對全村自然災害隱患點巡查排查時發現,村民吳大全屋后有幾塊巨石,且地勢陡峭,長時間強降雨可能造成巨石滾落砸房,囑咐其家人注意安全,情況不好趕快撤離。
山石砸穿吳大全家墻壁進入屋中
18時55分,再次到吳大全家勸其轉移避險。雨越下越大,19時25分,鎮村兩級果斷處置,督促吳大全1戶2人轉移到幾百米外自家閑置的老屋暫避。
21時左右,一塊巨大的山石從山上滾落下來,把吳大全家墻壁砸出一個大窟窿。因轉移堅決果斷,無人員傷亡。
案例4:
6月17日晚,宜昌市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18日晚,根據山洪災害氣象預警,秭歸縣屈原鎮組織鎮、村(社區)干部開展拉網式隱患巡查排查。
19日0時,鳳凰溪村黨支部書記、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盧周帶隊巡查發現,受上游特大暴雨影響,鳳凰溪流域水位迅猛上漲,且暴雨仍在持續,鎮村立即啟動防汛預案。
洪水過境后受損的橋梁路面
19日2時,河水即將漫過堤岸,鎮村兩級立即對危險區內42戶130人進行預警叫應。2時23分,上游大老林站降雨量已高達293.5毫米,鎮村兩級果斷對低洼處17戶55人實施轉移。2時40分轉移完畢。
2時53分,低洼地帶河水漫過河堤,沖毀路面4處、損壞路基3處。因轉移及時,無人員傷亡。
案例5:
6月14日至15日,黃石市應急管理局根據強對流天氣黃色預警及暴雨紅色預警立即啟動應急叫應,點對點呼應至相關縣(市、區)、街道(鄉鎮),要求加強風險隱患巡查排查,提前果斷轉移危險區群眾。
14日16時,大冶市金湖街道龍角山村村黨支部書記、災害隱患信息報送員石國良在龍角山地質災害治理區域巡查時,察覺到地表裂縫異常擴張、土壤含水量飽和等危險征兆,判斷存在泥石流風險,于是立即上報。同時立即聯系龍角山地質災害附近的永全礦業有限公司和大冶市天華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告知相關情況。應急辦和村委兩級趕往企業現場核查后組織企業即刻停產撤人。
20時10分,企業48名人員全部撤離。
泥石流后永全礦業有限公司工業廣場
21時50分,在持續強降雨的沖擊下,龍角山地質災害治理區域突發大規模泥石流災害。泥石流裹挾著石塊與泥漿,瞬間沖毀永全礦業有限公司工業廣場和天華礦業有限公司上部安全平臺,上山公路也被厚重的堆積物阻斷。由于轉移及時,無人員傷亡。
案例6:
6月18日22時,十堰市竹溪縣兵營鎮登高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曾慈華巡查時發現,四組馬圈溝山體滑坡風險點有坡面下沉、土塊下落現象,存在滑坡風險,隨即電話上報,并同步上報災害風險隱患系統。該縣應急管理局接報后,要求立即組織受威脅群眾轉移并持續開展隱患排查。
馬圈溝山體發生滑坡
22時28分,曾慈華將受威脅的1戶2人轉移。18日22時50分,受短時強降雨影響,滑坡發生,方量約200立方米,造成坡下房屋排水溝堵塞、房屋進水,泥石流掩蓋高度約1米高,房屋后墻受損。因轉移及時,無人員傷亡。
案例7:
6月18日,荊州市松滋市遭遇強降雨。劉家場鎮鄭家鋪村黨支部書記、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覃俊峰同志高度警覺,安排工作人員每小時巡查。
冒甲洲地災點發生滑坡
23時,現場巡邏發現冒甲洲地災點少量土石滾落,覃俊峰判斷發生地質災害可能性大,迅速組織工作人員頂風冒雨、逐戶動員,將鄭家鋪村七組受威脅的13戶16名群眾緊急轉移避險至村部妥善安置。19日1時,冒甲洲地災點發生滑坡。由于轉移及時,無人員傷亡。
案例8:
6月7日,黃岡市英山縣南河鎮遭遇強降雨,12小時累計降雨量達130毫米。
7時許,窯坳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黨支部書記王淙帶領村“兩委”干部冒雨巡查地質災害隱患點時發現,村民王建定屋后山體有少量泥石滾落,山坡上出現多處裂縫,部分土石已松動滑落,存在大面積滑坡風險,于是立即上報。村“兩委”迅速轉移王建定一家4口至安全地帶,同時在危險區域設置警示標志,并調配水泵、沙袋等救援物資做好應急準備。
村民王建定屋后滑坡
9時,持續強降雨導致屋后溝谷發生滑坡,泥土與石塊傾瀉而下堵塞排水溝,導致雨水倒灌進入房屋內。村“兩委”迅速組織抽水泵排水,開展險情處置,雨勢減弱后,協調人員與機械對塌方區域60余方的土方、石方進行清理。10點36分,完成后山潛在隱患點人工排險作業。因轉移處置及時,無人員傷亡。
案例9:
6月14日傍晚,受臺風“蝴蝶”影響,黃岡市英山縣紅山鎮2小時降雨量達120毫米。英山縣迅速啟動暴雨紅色預警,對降雨量大的紅山鎮實行電話叫應,安排專人對重點區域開展全面巡查、迅速轉移群眾。
17時,紅山鎮黃泥崗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村黨支部書記張志勇冒雨巡查時發現,二組鄭東生、鄭勇房屋前及張海兵、張海鵬房屋后通組公路有裂縫,時而有石頭崩塌、滑落,部分滑坡還將電線桿拉斜,隨時都有倒下的可能。
強降雨致使張海兵、張海鵬家后屋溝積水深度達0.5米,積水自后門倒灌入戶,穿堂而過從前門流出,于是立即上報。同時組織村干部將13戶10人轉移到村部安置,安排專人在道路兩邊設置路障及隔離帶,禁止群眾通過危險地段,迅速調集挖機進行疏通排水。
村民屋后出現局部滑坡
20時32分,約110立方米石岸坍塌,伴隨大量泥石流沖擊至張海兵戶廚房外墻頂部。由于風險隱患排查處置及時,提前組織群眾轉移,無人員傷亡。
案例10:
6月18日至21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發布暴雨紅色預警,大部降雨時長超過60小時,累積雨量150至200毫米,局地超過300毫米。
文斗鎮組織強降雨應對調度會,安排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加強危險區域巡查監測。18日16時,堡上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付成忠在11組毛春壩巡查發現,公路和村民房屋屋后地面出現裂縫,于是提醒5戶群眾隨時保持警惕。
滑坡導致4棟房屋倒塌
19日上午,付成忠再次巡查發現,裂縫加寬加深,于是立即上報,并現場設立警戒線。該鎮平安建設辦接報后,迅速通知該鎮自規所、利川市地災中心、地質二隊現場勘察、會商研判,判斷受本次強降雨影響,極有可能發生滑坡。鎮平安建設辦立即會同堡上村兩委人員組織受威脅的5戶11人轉移避險。19日10時30分左右,滑坡發生,造成4棟房屋損毀倒塌。因轉移及時,無人員傷亡。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