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伏蓉
來源 | 帆書樊登講書(ID:readingclub_btfx)
熱播劇《蠻好的人生》里的女主胡曼黎,因為強大的心臟圈了無數粉。
她全力扶持老公、工作兢兢業業、用心帶徒弟,現實回饋給她的卻是老公出軌、小人陷害、徒弟叛變。
她為這些現實委屈過掙扎過,但都會及時把情緒垃圾清掉。
旁人的說三道四不會成為她前進的障礙,被人傷害也不會讓“受害者思維”作祟。
她保護好能量轉身繼續搞事業,對待朋友客戶真誠至上,對待壞人壞事勇敢反擊。
她能成為又颯又爽的大女主,與她擁有的情緒勝任力緊密相關。
加拿大知名醫生和暢銷書作家加博爾·馬泰在《身體會替你說不》中指出:
很多時候我們身體的疾病,特別是源于內部“叛亂”的這種疾病。
比如像自身免疫性疾病,甚至癌癥,很多時候都是源于自己情緒勝任力的不健全。
擁有情緒勝任力,我們需要具有情緒感受力、情緒表達力、心理區辨力、需求覺察力。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歷:
從小就受過“你應該沒脾氣”“你應該聽話”的教導,應該思維深深地刻在了骨子里;
為了做他人心目中的好人,常把自己當作強人,為他人無休止提供幫助,即使身體已承受不住壓力也要堅持。
久而久之,你養成了有了委屈、煩悶都憋著,忘記了拒絕是何模樣。
直到某天,你發現自己被壓抑的情緒,不僅讓自己的生活一團亂麻,身體還亮起了紅燈。
若要改變這種糟糕的狀態,我們需要修習兩種能力。
1.做觀察情緒的積極者
馬泰醫生說:
所有尋求治愈或想要保持健康的人,都需要找回失去的識別情感真相的能力。
為了發展覺察能力,我們必須練習,不斷關注我們的內在狀態。
學會相信這些內在的感知,而不是相信我們自己或別人的言語所傳達的信息。
觀察到自己的情緒是正確表達情緒的必要條件。
2.做情緒的誠實者
心理咨詢師武志紅曾提出一個概念:
平等心,即尊重自己當下的境界,尊重自己內心中正在發生的事情,無論外界有何等壓力,都不遠離自己的內心。
當我們崩潰時,正確的反應是讓自己崩潰,“假裝鎮定”只是變相的“精神傲慢”。
不和別人的境界作比較,承認我們并不像自己希望或想象的那樣強大,也不因我們的脆弱感到羞愧。
馬泰醫生談到自己做醫生多年以來都沉迷于工作,根本無暇顧及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愿望。
有一天,在他難得休息的一個時刻,注意到自己的腹部有一個輕微的顫動。
他竟分不清這種感覺是胃灼熱還是有了寫作靈感。
他刻意留出時間,專注地傾聽,那個聲音漸漸清晰起來:
我需要寫作。
寫作成了他表達自己的途徑,不僅是為了能讓別人聽到,也是為了能聽到自己的聲音。
他還介紹了能表達自己的很多渠道:
藝術、音樂、烹飪、園藝、社交......
無論你選擇哪一項,關鍵是要尊重內心的愿望,這樣就能治愈自己和他人。
這也是為什么在AI當道的今天,還有大量的人去學繪畫、學種植、學瑜伽.....
正如書中所說,偉大的藝術是通過自然為我們準備的特定方式和特定節奏來表現我們的生命力。
我們必須要學會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否則情緒的不斷堆積會像過度充電一樣,面臨著超負荷后爆炸的風險。
愛自己,從擁有健康的情緒表達力開始。
曾被一段話震動心靈:
不要總是一遍遍去想如果當初,人生不可能每個選擇都正確。
你把自己逼到抑郁,把自己氣得一身病,除了自己難受,什么也改變不了。
洗個熱乎的澡,吃一頓喜歡的美食,看一部使你開心的電影,生活到處都是發著光的。
書中指出,要有區分與當前情況有關的心理反應和代表過去遺留問題的心理反應能力。
我們對這個世界的需要和要求必須符合我們目前的需求,而不是無意識的、童年時代未滿足的需求。
《越過內心那座山》的作者埃格爾博士在16歲那年的春天,還是有父母疼愛的猶太人女孩。
可在四月份的一個黎明后,她的生活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遭受苦難后的幾十年里,她表面上很好,嫁了人、做了母親、移民到美國,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但她知道自己一直是過去經歷的囚徒。
為了擺脫這種痛苦,她在40多歲時上了大學,讀研究生,還攻讀了臨床心理學博士。
直到她去了一家陸軍醫療中心實習,看到白大褂上別著寫有“埃格爾博士,精神科”的名牌才意識到:
如果我不能先治愈自己,就不可能治愈別人。
她從那一刻開始選擇直面失去雙親的現實,接納過去的遭遇伴隨著的恐懼。
今天,已是九十多歲高齡的她還在幫助他人選擇如何回應自己遇到的苦難。
過去已成歷史,當下最是珍貴。
一個人真正的蛻變,就是讓心有時間概念,能夠區分過去和當下。
馬泰寫道:
情緒勝任力還是對真正需要滿足的需求的覺察,而不是為了獲得他人的接納或認可去壓抑它們。
覺察內心真實的需求,并能回應這些需求,是關愛自己的體現,也是強大內核的必由之路。
電影《飄》里的女主郝思嘉就是一位敢于正視并滿足自己內心需求的人。
在她所處的年代,結了婚的女人的主要職責就是相夫教子,而不是去生意場上打拼。
她也曾在乎過別人異樣的眼光,也為不受人待見苦惱過。
為此,她還向商人白瑞德傾訴過。
白瑞德給了她兩條建議:
你現在有兩條路,第一條是照你現在這樣去掙錢,你就要到處看人家的冷面孔;
第二條是忍耐你的貧窮,保持柔順,那你就有很多很多的朋友了。
她認真傾聽了內心的聲音,知曉了自己不愿接受貧窮。
她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第一條路,每天駕駛馬車穿越大街小巷拉客戶、管工廠。
許許多多的人對她表示不滿,排斥她、非議她,她就把那些刺耳的聲音屏蔽掉,繼續向前。
不僅在事業上如此,她在感情上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她發現自己深愛著梅蘭妮的丈夫艾希禮,就不顧世俗勇敢追求。
從艾希禮處得知自己是單戀,她也不放棄。
即便這份暗戀充滿了不成熟和沖動,給她帶來了傷害,她也欣然接受。
正是她敢于袒露自我、忠于自己的這份勇敢,使她熠熠發光。
反觀今天的好多女性朋友,同樣有很多困境。
當全職媽媽,擔心被社會淘汰;認真搞事業,又怕被評為失職媽媽。
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心歸于寧靜,未來沒有遺憾?
從覺察自己的需要著手,相信是這個問題的正解。
現在我們去醫院看病,對軀體進行各種檢查,折騰許久也沒有確切答案。
其實真正的問題可能發生在我們的心里。
我們終其一生,除了解決肉身層面的安穩,更要解決好內心世界的戰爭。
當我們身體出現了問題,不要只會在屋外的路燈下面找,而要回到自己的內心。
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好的情緒和惡劣的心情。
點個,余生,擁有情緒勝任力,及時清理心理淤堵,才是一個人高級的養生智慧。
作者 | 伏蓉,來源:帆書樊登講書(ID:readingclub_btfx)。
主播 | 聞悅,愛唱歌的主持者,公眾號:聽聞悅。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