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來援:
6月28日,市民蔡先生與妻子走進位于賀蘭縣的寧夏金潤寶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選購了一輛寶馬汽車。
辦理了相關手續后,他就滿心歡喜前往4S店提新車,結果在交付驗車環節發現了一些問題,讓他陷入了一場維權糾紛。
“當時,在銷售的熱情介紹和試駕體驗后,我和妻子對寶馬X3這款車型頗為滿意。”蔡先生告訴記者,“經過價格商談與優惠爭取,成交價為252000元。我隨即交付了1萬元定金。”
“當時,店內有兩輛車可供選擇,一輛是炭黑色,另一輛是白色。我妻子喜歡白色的。”蔡先生回憶道,“新車當時停放在一個封閉并不嚴實的棚內,車身布滿灰塵。看車時根本看不清表面細節。”出于對品牌的信任,我們夫妻倆選定顏色和內飾后,便開始辦理貸款手續。
6月30日,蔡先生順利通過貸款審批,滿心歡喜前往4S店提車。
繳完首付、辦好手續,到了驗車環節,他卻發現車輛表面存在問題。
“第一次發現車的后面兩個裝飾條有劃痕,副駕駛靠著裝飾條的旁邊車漆上杠上也有一點劃痕。”
蔡先生說道,當時4S店提出給一個面的補漆作為解決方案,他想著問題不大,便同意了。
“沒想到在交車儀式時,我又突然發現主駕駛翼子板和杠上存在多處劃傷和劃痕。”
對于這樣的情況,蔡先生與4S店再次進行了協商。
4S店提出了僅對車輛上有劃痕的部位進行貼膜或是進行拋光處理。對于這樣的方案,蔡先生難以接受,認為這種處理方式不僅不美觀,更不符合自己對新車的期待。
“現在車還在4S店,我連車的方向盤都還沒摸過,就因為劃痕要進行修補。”
對此,蔡先生表示,希望4S店交付一輛沒有任何瑕疵的車輛。
7月3日中午,記者、維權律師與求助人蔡先生一同來到了寧夏金潤寶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現場,該公司的展廳經理丁先生出面進行了回應。
為核實車輛劃痕的具體情況,丁經理帶著記者一行,來到了停放車輛的車棚。
經現場查看,車輛的左前側大燈附近有劃痕,車輛后側方也有一些劃痕。
“新車用板車運到門店,我們有檢查流程。但車輛在交付前不會進行清洗,只有在出售給客戶時才會進行精洗。因此,一些細微劃痕在清洗前可能不太好用肉眼分辨。”丁經理解釋道,“這些劃痕并非人為造成,可能是車輛在運輸或存放過程中產生的,由于灰塵覆蓋導致他們未能及時發現。”
對于丁經理的解釋,維權律師指出,即使劃痕是非人為因素造成的,也不是給蔡先生交付有劃痕車輛的理由。
“為解決此次糾紛,我也多次向公司上報了蔡先生的訴求,給出了貼車衣的方案。但對于蔡先生提出的,他只愿承擔車衣價格1000元的要求,無法滿足。”丁經理表示,“目前,我們可以以3000元的價格提供車衣,額外贈送一次機油保養,包含機油機濾和工時費,價值大約1500元。”
“我不接受這個方案,我后續不在4S店做車輛的保養。”現場,蔡先生提出了新的訴求:
“4S店承擔車衣的費用,或給我賠償4000塊錢。”
經過記者與維權律師的溝通協調,蔡先生依然堅持自己的訴求,丁經理則表示還需繼續向公司上報,會盡快反饋公司的答復,爭取協商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車輛情況不屬于主要零部件損壞,達不到三包法相關的退還條件。由于雙方簽署的《汽車銷售合同》上寫了車輛識別號,明確了蔡先生購買的車輛唯一性。就目前情況而言,并不能達到解除合同的條件。目前,4S店還沒有向蔡先生交付該車輛。4S店應該提供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維權律師建議蔡先生:“若后續仍無法達成一致,可以憑借購車合同、三包憑證以及車輛劃痕照片等證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對于蔡先生本次遇到的糾紛,維權律師也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新車提車時,一定要仔細檢查車輛外觀、內飾等各個細節,避免接收庫存車或修復車輛。
“在提車過程中,務必妥善保存購車合同、發票、購車憑證、三包憑證等文件。一旦后續產生糾紛,這些都將成為重要證據。”律師馬凱說道。
記者:劉懿薰 郭振
編輯:王瑜婧
審核:申亮
監制:孫磊
近日熱點短視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