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的浪潮下,企業大佬們在科研領域的動作愈發引人關注。近日,兩大制造業巨頭的掌舵人傳出重磅消息 ——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團隊申報國家科技進步獎,引發行業對企業創新路徑的熱議。
王傳福獨立一作發C 刊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作為唯一作者在《中國科學院院刊》(2025年第40卷第5期)上發表了題為“以融合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的實踐與思考”的研究論文。作者系統梳理了企業 30 年發展歷程中,以 “技術為王、創新為本” 推動綠色轉型的經驗。
文章中,王傳福詳解了比亞迪從電池制造起步的產業鏈重構之路:1990 年代打破進口電芯依賴,首創 “人 + 夾具 = 機器人” 的低成本制造模式,深耕磷酸鐵鋰電池技術,2006 年推出全球首款搭載該電池的純電動車,奠定行業地位。進入汽車領域后,通過 “燃油車 + 電動車” 雙線戰略構建全產業鏈,刀片電池、DM-i 混動等技術突破推動銷量從 2019 年 40 萬輛飆升至 2024 年 400 萬輛。此外,“云巴” 軌道交通系統的推出,更將新能源技術延伸至城市公共交通領域。
論文提煉出 “技術基因”“垂直整合”“精準戰略” 等五大融合創新特征,并呼吁企業強化基礎研究、打通產學研鏈條,為行業提供了可借鑒的創新方法論。
董明珠參與項目,擬提名國家科技進步獎
6月21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擬提名202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公示,其中第11項,董明珠作為主要完成人,提名科技進步獎,項目名稱為《極端環境高效熱泵空調器關鍵技術與產業化》。
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申報聚焦空調領域的節能技術突破與智能制造升級,涉及變頻空調核心算法、光伏直驅技術等自主創新成果,旨在推動家電行業向 “零碳” 轉型。
董明珠始終強調 “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格力多年來累計投入研發費用超千億元,建成全球最大的空調研發中心,擁有專利數量突破 10 萬項。此次沖擊國家科技進步獎,既是對其 “自主創新 + 產業落地” 模式的認可,也凸顯了制造企業從 “規模擴張” 向 “技術突圍” 的轉型決心。
無論是王傳福躋身 C 刊作者行列,還是董明珠沖刺國家級科技獎項,都折射出中國企業巨頭的新動向:從市場競爭轉向科技話語權爭奪。在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戰略領域,頭部企業正通過 “學術發聲 + 技術攻堅” 雙路徑,構建產學研融合的創新生態。
業內分析認為,這種趨勢將加速科技創新與產業應用的深度融合,推動中國從 “制造大國” 向 “創新強國” 邁進。正如王傳福在論文中所言:“企業作為創新主體,既要低頭拉車深耕產業,也要抬頭看路引領方向。”
撰文:禾煦
編輯、審核:大可
版權聲明:本文經文章作者“TOP編輯部”授權刊登,本文章只為學術傳播,并不代表公眾號立場。未經授權擅自刊登,將面臨法律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