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率先挑起的關稅戰,將全球貿易伙伴都卷了進去,鋼鐵、汽車、農產品這些維系全球供應鏈的紐帶,一夜之間淪為美國談判桌上的籌碼,至今已經僵持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
眼看特朗普單方面設定的7月9日關稅大限迫在眉睫,全球29個國家都坐不住了,聯手給美國施壓,逼得特朗普不得不出面緊急發聲,在這節骨眼上,日本前首相更是喊了一句,中日韓團結的時刻到了!
29國齊捅刀
三個月來,美國和日本談了好幾輪,但都沒啥實際成果。特朗普在7月初放話,威脅要對日本商品加征高達30%甚至35%的稅,試圖以此扭轉所謂的美國對日本貿易不平衡。
面對美國的施壓,日本首相石破茂第二天就回應了,態度很明確:要保護日本自己的利益。
不過他全程都在盡量避開與其發生正面口角沖突,轉而強調日本是美國最大海外投資者和就業創造者的身份,巧妙化解美方對其“占美國便宜”的指控。
而日本汽車產業作為日本的經濟支柱,面對美國的高關稅威脅,只能大幅降價才能勉強維持在美國的銷量,但利潤空間被不斷擠壓,對此他主張去開拓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市場,把風險分散開。
不僅日本難,韓國那邊也叫苦,李在明坦言跟美國的談判“異常困難”,對能否在7月8日的期限前達成協議表示不確定,其中尤其強調了一點,就是必須盡全力爭取一個“以韓國國家利益為中心”的結果,展現了韓國在強大貿易伙伴面前維護自身經濟安全的決心。
同一天,歐盟那邊也傳來了明確信號,馮德萊恩直言在7月9日前與美方達成最終協議“不可能”。歐盟現在已經放低了期待,希望能先達成一個比較原則性的框架協議。
更為關鍵的是,歐盟亮明了底線,“堅決捍衛歐洲利益”,并毫不掩飾地開始準備反制措施清單,為談判破裂做打算。丹麥歐洲事務大臣比耶爾更是直言“歐洲不能再活在美國的陰影下”。
顯然,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并沒有達成他想要的結果,雖然有個別國家想起做出了讓步,但近期日韓兩國和歐盟27國亮明的底線和應對預案都在證明,美國與其盟友間的經濟裂痕在加深,美國單邊施壓的策略正遭遇越來越強的聯合抵抗。
當下談判的壓力,已經悄然倒向了美國一方,特朗普能否調整策略,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或者準備好承受盟友反制的后果,成了接下來的關鍵看點。
特朗普緊急發聲
面對全球主要貿易伙伴或強硬或靈活但普遍堅定的回應姿態,特朗普政府感到了壓力,并迅速做出反應。
7月3日,特朗普本人緊急對外宣布
美國最早可能于當地時間4日開始向貿易伙伴發送信函,單方面設定關稅稅率,而7月9日是談判的最后期限。
這一舉動意圖鮮明,旨在營造一種掌控全局和雷厲風行的形象,并再次向世界強調7月9日就是不可更改的“最后期限”。
不過種種跡象顯示,特朗普這次可能真看走眼了,他原本可能盤算著,在美國的關稅大棒下,各國應該會很快服軟,但他顯然低估了這些國家在核心利益面前寸步不讓的決心,之前或許還有商量余地,但到了最后關頭,這些“硬骨頭”一個個都挺直了腰桿站了出來。
特朗普曾在社交媒體上抱怨日本“占了三四十年的便宜”的言論,更像是一種情緒宣泄,而不是尋求建設性解決方案的姿態。
當各國明確表達“無法接受”美方單方面條件時,特朗普的緊急發聲更像是在僵局中的一種恫嚇手段、一種極限施壓的伎倆。這場由其主動挑起的全球關稅博弈,正使美國陷入一種意想不到的外交和經濟孤立境地?
中日韓團結的時刻到了
由于特朗普政府反復無常且強硬的貿易政策,美日雙邊談判陷入僵持,7月3日,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在北京舉行的世界和平論壇上,直言“哭鬧的小孩兒誰也對付不了”,這個“哭鬧的小孩”指向性不言而喻。
他認為,當下務實的選擇是爭取時間、靈活周旋,同時必須警惕并避免讓美國政府形成一種危險的認知定式,即“只要挑起沖突,對手就會讓步并提供足夠補償”。
鳩山由紀夫特別指出,日本經濟對美國市場依賴太重,風險很大,他主張日本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開拓其他市場,不能把雞蛋都放在美國這一個籃子里。
除此以外,鳩山的視野并未局限于日本自身,而是投向了更廣闊的東亞區域,在呼吁日本增強戰略自主性的同時,他特別著重指出:加強中日韓三國的合作顯得尤為重要。
他有著清醒的認識,知道單憑日本一國之力,難以有效破解對美依賴的復雜困局,而緊密的區域經濟合作能夠為日本以及韓國提供至關重要的支撐點和平衡力量。
二戰后,舊有全球經濟治理秩序正在動搖,新的平衡格局尚在構建之中,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各國想要突破困局、保障繁榮,關鍵在于兩點,一是增強自身經濟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二是積極擁抱區域內的深度合作。
單打獨斗顯得力不從心之時,與近鄰攜手合作可能打開新的局面,區域協作的緊迫性,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前所未有的凸顯出來。
在深度交織、相互依存的全球經濟網絡里,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僅憑強權邏輯和單邊行動獨善其身,長期獲益,關稅戰或許能在短期制造談判籌碼,但隨著持續時間的不斷增加,必然帶來多輸的苦果,損害的是包括發起國在內的全球經濟增長動力。
堅持開放合作、謀求互利共贏的理念與實踐,才是讓貿易活動最終回歸基于共同認可的規則框架和理性協商的軌道,全球化的形態或許在演變,但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內在需求,始終是推動人類共同繁榮的根本力量。
主要信源
鳩山由紀夫: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仍將延續其政策,中日韓應加強合作——觀察者網2025-07-03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談美加征關稅:“哭鬧的小孩兒誰也對付不了”——新華社國際2025-07-04
馮德萊恩:最終協議不可能談成,尋求與美國達成“原則性協議”——觀察者網2025-07-04
韓國總統李在明:和美國的談判“非常困難” 無法確定能否在7月8日前完成談判——財聯社2025-07-03
特朗普最早周五發函告知貿易伙伴單方面關稅稅率——第一財經2025-07-0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