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每個時代都會有人自問“我做錯了什么?"
這個時代被殺死的方式是讀書,考試,找工作,按部就班;忍高考的壓力,忍老板的pua,忍同輩的卷。去換一個在別人眼中“看起來像樣”的人生,在日復一日中消磨掉心氣和靈性,殺s自己。
時代不會捅你一刀,它只是溫柔的用規則掐住你。
50后是被信仰殺死。
人不是個體,是身份,出身,標簽的集合。
一個運動一場發言就可以改變你的一生,他們的命運不在自己手里,掌握在大字報和組織決定里。整個人生被政治洪流裹挾。
60后被身份殺死。
你出生在城市or農村,決定了你能不能進大學、進工廠、進體制。“戶口"就是命,“編制”就是天花板。你再努力,也換不來一次“進城的資格”。城鄉二元、戶籍鎖死命運,一紙編制就是整個未來。
70后被效率殺死。
趕上了改革開放最激烈的風口,也承受了“被淘汰”的恐懼。
一場國企改制,幾十萬工人下崗;一個南下的決定,直接決定了你是老板還是打工人。
從此明白:只有競爭,才不被系統踢出局。剛剛有機會,就被“市場化"“竟爭”一鍋端,不努力就掉隊。
80后被房價殺死。
高考改變命運已經沒那么靈了,買房才是新敘事。
第一代“房貸戰士":“人是自由的,但錢包是銀行的。卷學歷、卷婚姻、卷學區房,只為給自己一個“體面出口”。困在房貸、車貸、教育內卷的周期性賬單里。
90后被焦慮殺死。
從小接受教育,背的是“你是最特別的“劇本。
但長大之后發現,全世界都一樣普通,而且物價飛漲、崗位壓縮、算法主宰。于是成為第一代“懂很多,卻不相信任何東西”的人。
有選擇,卻沒有出口; 有信息,卻沒有意義。
00后被虛無殺死。
沒經歷過“看見希望”的年代,一上來就是后疫情、AI降維、內卷常態化。
世界太快,人們太慢。
想出圈,但連“圈在哪里“都不知道。
于是開始自我否定、自我隔離、自我消失游戲已經沒得選了,“我是誰““我該干嘛"成了最大的問題。
如果你仔細看,會發現每一代人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以為自己在做選擇,其實只是活在預設的劇本。你以為你能靠努力改變命運,但你只是按照“正確的路徑”一步步走進一場溫柔的自我謀殺。
高考、工位、KP1、婚姻、房貸、育兒…
你以為這是人生的必經之路,其實它只是時代寫給你的“默認設定”。
人只是這個系統的一個合格產物。
而系統,不會為你設計出路,它只設計流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