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白玉蘭獎頒獎,劉亦菲成焦點不是因為拿獎,而是因為她沒到場領獎。有傳言說她知道沒獲獎提前走了,網上罵聲一片。這事本身沒啥復雜,但越傳越夸張,最后鬧得沸沸揚揚。
她之前為了參加提名晚宴,還特意推掉了海外大秀。那天穿得挺正式,上臺發言沖上熱搜??傻搅祟C獎當天,她壓根沒露面,官方也沒說明原因。這中間反差太大,讓很多人覺得她“耍大牌”。
有人爆料說她其實到場了,后來聽說沒得獎就離開。這說法沒人證實,但已經傳開了。支持她的人說來不來是她的自由,反對的人罵她“輸不起”“格局小”。白玉蘭評獎機制也遭質疑,有人懷疑他們用高人氣演員炒熱度,結果又不給獎。
劉亦菲以前很少參加國內活動,一直給人很低調的印象。比如拍過國際大片,但很少上綜藝,面對爭議也不解釋。以前大家叫她“神仙姐姐”,覺得她和普通明星不一樣。但現在她接了不少電視劇,慢慢回到國內娛樂圈,評價也開始兩極分化。
像去年趙麗穎也遇到過類似情況,她演的《風吹半夏》呼聲很高,但最佳女主給了吳越。當時也有粉絲質疑白玉蘭“做局”,這次劉亦菲事件翻出舊事,兩起事件都被拿來對比。
仔細想想這事有意思,她到底有沒有錯呢?可能誰也說不清。因為她一直保持距離,觀眾反而用更嚴的標準看她。以前覺得她清高是高級,現在卻成缺點。觀眾現在更想要真實一點的明星,不說錯話就行,至少別讓人覺得裝。
現在網上追罵她,某種程度上也是對她人設的否定。過去大家把她當“天仙”,現在發現她也是個普通人,輸贏都會受影響。社交媒體時代,明星再厲害也得隨時回應輿論。
這事也能看出娛樂圈變化。以前明星神秘感是種魅力,現在反而容易被攻擊。比如張柏芝早年很紅,后來因為綜藝表現被罵;周迅以前文藝女神,現在也有負面評價。劉亦菲這種情況,本質上是觀眾審美標準變了。
她參加這次白玉蘭前,拿了好幾個前哨獎,媒體都說她穩了。結果沒得獎還缺席頒獎禮,讓質疑聲更大。但主辦方從頭到尾沒解釋,觀眾只能猜來猜去,矛盾越積越多。
其實很多明星沒得獎也沒來領,但觀眾能接受,因為他們要么地位夠高,要么態度誠懇。劉亦菲的情況特殊,她既不像老戲骨那樣有資歷,又不像流量明星那樣活躍,反而成了矛盾焦點。
這事對劉亦菲影響挺大的。她這些年接了不少劇,本想提升演技口碑,結果被人揪住不放。觀眾現在看她,不僅是看作品好壞,還要她配合各種場合表現。
最后總結一下,這事表面是她沒來領獎挨罵,背后反映的是娛樂圈規則在變。以前那種“高冷女神”的人設越來越難維持,明星必須更接地氣。觀眾也在變,不再盲目崇拜,反而喜歡能互動、不裝的藝人。
劉亦菲可能覺得自己只是沒得獎而已,但輿論就是這么回事。人設崩塌可能只因一個決定,而恢復信任又需要很長時間。這就是現在娛樂圈的現實,沒辦法,只能隨它去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