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戰新
很多人不知道,人造黃金,早就成功了。
最近金價瘋漲,7月3日周大福首飾黃金價格飆升到了1005元/克。為什么,不搞點人造黃金?
既然玉石、鉆石和寶石都由工業流水線造出來,能不能把普通金屬變成金子?
幾千年煉金術士的夙愿,確實已經被物理學家變成了現實。
技術原理也不復雜:
元素是啥,全看原子核里有多少個質子。鉛有82個,金只有79個;汞是80個,離金子就差一步。這不就是個微觀世界的“減法游戲”嗎?從鉛里精準削掉3個質子,或者從汞里精準打掉1個,金子不就來了?
早在上個世紀核物理起步時,科學家就摸到了門道。
比如用高能中子猛轟汞原子,真能把一個質子“崩”飛,讓汞原子核瞬間“瘦身”成金原子核。
可惜,這種“速成金”多半是放射性同位素,像Au-198、Au-199,比天然穩定的Au-197多了一兩個中子,像個站不穩的醉漢,沒撐多久就衰變回汞了,純屬“曇花一現”。
汞不好使,那鉛呢?
鉛的原子核穩如泰山,想讓它“吐”出質子,非得搬出宇宙級能量不可。2015到2018年,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學家真就干成了。
他們把兩束鉛離子塞進周長27公里、造價130億美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讓它們以近光速瘋狂對撞。在這驚天動地的能量風暴里,少數鉛核真被“撞碎”了外殼,硬生生被剝掉了3個質子。
鉛,就這么變成了金。
聽起來很美好?但代價,卻比神話還夸張。
光算電費,造一克這種“天價原子金”,成本輕松突破百萬美元,是天然金價的一萬倍還多。
更扎心的是效率:
三年對撞下來,產生的金原子總數高達860億個,聽起來嚇人?總重量卻只有區區29皮克——29萬億分之一克。
這點金子,混在粒子廢墟里,得用質譜儀大海撈針般一個個挑出來。想靠這法子攢夠一克,得花一萬億年,宇宙都等不起。
所以,人類確實捅破了“點石成金”的窗戶紙,科學上贏了面子,經濟上卻賠光了里子。
畢竟,黃金是超新星爆發、中子星對撞時形成的,需要超大的能量,如果要在工廠搞出這么大的能量,沒有哪個公司承擔得起。
與其在實驗室里用“航母運沙土”,不如抬頭看看星空。在火星到木星軌道之間有一顆叫“靈神星”的小行星,它是漂浮在太空中的金屬坨,黃金儲量達到了驚人的2.72萬億噸。
煉金術的奇幻留給科學,而真正的“黃金夢”,還得向星辰大海去尋。
2025年風高浪急,世界格局巨變,面對關稅、脫鉤,普通人如何守護自己的錢袋子?
若你有這個困惑,一定要看智谷趨勢內部研判,每周為您解讀國際、宏觀、政策、樓市、商業等重要動向。全年48期,助你看清趨勢,直達財富的本質信號。
原價299/年,通過本文訂閱,智谷老讀者福利價199元/年,還加贈一年12場閉門直播!
限時開放30個名額
299元立減100元
三天后窗口關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