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滿足要求,對日本的商品稅會是30%、35%、甚至更高。”
特朗普的這句話,可以說是對日本關稅“赤裸裸”的威脅了。
可讓人意外的是,日本代表似乎完全不吃他這套,僅僅三個月內美日兩國已經經歷了足足7輪談判,而雙方居然沒有取得任何成果。
這不僅就讓人好奇,日本為何會對美國的關稅政策如此抵觸?7輪談判不成的原因是什么?
面對威脅,日本為何如此硬氣?
美國盯上的關稅目標,恰恰是日本經濟的支柱產業——汽車和農業。汽車產業是日本對美出口的重頭戲,占到日本對美出口總額的近三分之一。
如果美國真的將關稅提高到30%或35%,日本汽車企業將面臨巨大的成本壓力。
要么虧本硬撐,要么花巨資將生產線搬到海外,要么干脆放棄北美市場。無論哪條路,都會讓日本汽車產業傷筋動骨。
更何況,汽車產業不僅是日本的經濟命脈,還關系到數十萬人的就業和地方經濟的穩定。
而農業問題同樣是日本的底線,尤其是大米。日本從去年7月開始就陷入了嚴重的“米荒”,至今問題尚未解決。
盡管如此,日本政府寧愿將飼料用米拿來充當主食用米,也不愿從美國大量進口大米。
原因很簡單:大米不僅是日本的飲食文化核心,更是自民黨的重要票倉所在。
如果放開美國大米的進口,日本國內的稻農將面臨毀滅性打擊,而這對于以農業為政治基礎的自民黨來說,無異于自掘墳墓。
特朗普顯然也看準了這一點,他在社交媒體上公開嘲諷日本:“你們缺大米,卻不肯從我們這里買,還設了700%的關稅,這完全不可接受!”
然而,日本的回應依然是冷冰冰的拒絕,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甚至明確表示,農業是日本的國家基礎,絕不會犧牲農業利益來換取貿易協議。
硬剛,日本的底氣究竟從何而來?
首先,日本對美國的經濟貢獻不容小覷。根據2023年美國經濟分析局的數據,日本對美直接投資存量高達7,188億美元,僅次于英國,是美國第二大外資來源國。
日本跨國公司在美國的直接雇傭人數達到96.4萬人,占全美外資企業就業的9%,尤其是在汽車產業密集的俄亥俄州和肯塔基州,日本企業的存在直接支撐了當地的經濟命脈。
而且此外,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相對有限,2023年僅為565億美元,遠低于其他一些國家的順差規模。
這些數據表明,日本并非美國口中的“壓榨者”,反而是美國經濟的重要支柱。
其次,日本的硬剛還與國內政治環境密切相關,這個月的20日,日本將迎來參議院選舉,這是一個對執政黨自民黨至關重要的時刻。
如果日本政府在此時向美國做出過多讓步,可能會引發選民的不滿,甚至導致選舉失利。
據研究預測,如果全盤接受美國的要求,日本的GDP可能萎縮0.59%,經濟損失高達3.2萬億日元,汽車行業更是可能流失45萬個就業崗位。
面對這樣的風險,日本政府自然不敢輕易低頭。畢竟,選民的選票比特朗普的威脅更直接地決定了政府的命運。
認慫百姓不同意,硬剛經濟會受損
此外,日本的硬氣或許還受到了一些外部因素的啟發。
一些分析認為,日本可能從鄰近大國在與美國談判中的經驗中汲取了教訓。那些國家在面對美國壓力時,往往以強硬態度換取了更多的談判空間。
日本政府也意識到,與其一味妥協,不如在關鍵問題上堅守底線,以此爭取更有利的談判條件。
然而,日本的這種硬剛并非沒有風險。隨著7月9日截止日期的臨近,日本政府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民眾對美國的信任度已經降到了歷史低點。
根據《讀賣新聞》6月底的民調,日本民眾對美國的信任度僅為22%,而不信任的比例高達68%,創下近25年來的新低。
這種民意變化無疑給日本政府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在國內民眾的不滿情緒和美國的外部壓力之間,日本政府必須小心翼翼地尋找平衡點。
然而,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顯然沒有給日本留下太多回旋的余地。
如今,日本經濟財政再生大臣計劃在最后關頭再次赴美談判,試圖在最后一刻找到突破口。
如果日本繼續堅持不妥協,可能會面臨更高的關稅壁壘,甚至導致美日關系的進一步惡化。
但如果日本選擇軟化立場,接受美國的要求,國內的政治反彈和經濟損失同樣不可忽視。
參考資料:
國際在線 2025-06-30 《日美談判進展艱難:一邊“不讓步” 一邊“不信任”》
環球時報 2025-07-04 《石破茂反駁特朗普言論:作為獨立國家,決不能讓日本本土大米產量再減少》
北晚在線 2025-07-02 《特朗普威脅進一步提高對日本關稅,日本政府緊急商討對策》
看看新聞 2025-07-04 《日本“硬抗”特朗普 這一次是真的“跪”不動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