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天,內蒙古、甘肅、四川等8省區又要遭強降雨了。中央氣象臺說了,7月4日08時到5日08時是降雨核心時段。內蒙古河套、甘肅東部、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等地要下大到暴雨。
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局地更是大暴雨,100到200毫米的雨量可不是小事。這雨還帶著短時強降水,一小時能下20到50毫米,局地超70毫米。雷暴大風也跟著搗亂,莊稼和棚子都得遭罪。
這次降雨和前期的疊加,山洪、地質災害、城市內澇都得警惕。
副熱帶高壓異常北抬和北方冷渦系統,是這場暴雨的主要推手。
自6月下旬以來,副高脊線偏北,暖濕氣流和冷空氣在黃河流域交匯。
四川3日成都、綿陽單日降雨量突破150毫米,局地短時雨強達90毫米。這可給后續暴雨埋下伏筆,接下來的雨得格外小心。
重點風險區域第一個是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雅安、樂山、眉山這些地方,區域性暴雨加上夜雨增強。盆地西緣山區前期土壤飽和,疊加短時強降水,滑坡、泥石流風險極高。
甘肅東部與寧夏南部也得注意,隴南、天水、固原等地。3日甘肅舟曲已下超150毫米雨,4日強降水持續,小時雨強或超70毫米。山區溝道容易形成“瀑布效應”,山洪說來就來,得提前防備。
陜西北部和山西北部,延安、榆林、忻州這些黃土高原地區。副高邊緣暖濕氣流和冷渦切變結合,分散性暴雨帶著8級以上雷暴大風。
農作物倒伏和設施損毀風險大,得趕緊加固。這次強降雨特點不少,短時強降水集中是頭一個。
內蒙古河套、陜西北部等地一小時能下70毫米以上,城市排水根本扛不住。
強對流復合災害也得警惕,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局地陣風11級。掀翻廣告牌、損毀臨時建筑不說,還可能引發“風雹災害鏈”。
地質脆弱區風險也高,云南西部、西藏東部山高谷深。短時強降水一沖,泥石流就可能威脅交通干線和居民點。這雨和2021年四川“7·20”特大暴雨有點像,副高異常北抬、短時強降水集中。
當時雅安局部降雨量超400毫米,引發山洪導致重大傷亡,可不能大意。
現在四川已經通過監測預警平臺實時推送信息,重點村落還預置了救援隊伍。
這說明今年主汛期極端天氣復雜,破壞力在升級,大家得重視。農民兄弟更得注意,這雨對莊稼影響不小,得趕緊行動起來。山區的老鄉,尤其是北川、青川這些地方,盯著后山有沒有裂縫。
房前屋后的排水溝趕緊疏通,別讓雨水積起來泡了地基。
平原地區種玉米、大豆的,田里排水溝挖深點,別讓莊稼泡水里。
大棚種植的,檢查棚架是否牢固,8級以上大風可不是鬧著玩的。把塑料布加固好,別讓大風掀了棚頂,砸了莊稼還得花錢修。老輩人看云識天氣的經驗還是有用,但手機里的預警更得及時看。
氣象部門的滾動預報隨時關注,別埋頭干活忘了看天。家里有土坯房的,雨大時別在屋里待著,去結實的地方躲躲。
魚塘養殖戶,檢查魚塘堤壩,防止雨水沖垮堤壩,魚跑了損失可大。我個人覺得,這次降雨來勢洶洶,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早準備一天,損失就能少一分,千萬別抱有僥幸心理。去年鄰縣有個村子沒及時排水,玉米地全被淹了,收成減半。
這樣的教訓不少,咱可得長點心,別等災害來了再后悔。現在該做什么?
行動清單記好了:第一,檢查農田排水系統,確保暢通;第二,加固大棚、棚架、房屋等設施;第三,關注氣象預警,別去山區河道等危險區域;第四,準備好稻草、塑料布等遮蓋物,保護露天作物;第五,一旦有危險,及時轉移到安全地方,別舍不得那點莊稼。
莊稼人的日子,就是和老天爺搭伙過日子,早準備才能少遭罪。記住,防患于未然,才是保收成、保平安的硬道理。關注網易號,后續天氣動態和農事建議第一時間告訴你,讓咱種地更有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