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夏天,晉冀魯豫解放區面臨著空前危機,國民黨調集30萬兵力,分東西兩路向我撲來。此時,晉冀魯豫解放區所有部隊加上民兵,不過5萬人,兵力太懸殊了。
是撤回黃河以北,回太行地區休整,避敵鋒芒,減少自己的損失。還是咬牙堅持打,接受損失,減輕中原地區陳毅和李先念的壓力,劉鄧進行著艱難地抉擇。
最終認為,還是堅持打這一仗更有利于解放戰爭全局。可是,當前解放區4個縱隊,誰來主打呢?因為,這注定是一場惡仗,哪個縱隊來打,都將面臨巨大傷亡。劉鄧決定召開會議,聽聽各個縱隊司令和政委的意見。
劉鄧講完當前形勢后,看向了會場的縱隊主官。此時,他們特別希望有人能主動站出來,承擔這個任務。可不得不說,會場是十分沉寂的。除了劉鄧在講,其他人都不吱聲,畢竟兵力太懸殊了,誰都沒有打贏的把握。
就在這時,剛剛組建不到一年的六縱司令員王近山打破了僵局,大聲地說六縱主張打!他講道,已經和政委商量過了,六縱是晉冀魯豫最年輕的縱隊,就用六縱來拼,以保存二縱、三縱、七縱,只要有主力部隊在,晉冀魯豫解放區就能堅持,我們就垮不掉。
此時,劉鄧大聲地提醒他,兵力太懸殊了,你們縱隊一旦投入戰斗,很有可能拼光的,問王近山是不是真敢打,這可不是兒戲。
王近山聽后,直接把帽子甩在了桌子上,對劉鄧說:“我們先打,如果縱隊打得剩下一個旅,我當旅長,老杜(六縱政委杜義德)當旅政委;打剩一個團,我當團長,老杜當團政委;打剩一個連,我當連長,老杜當指導員。全縱隊打光了,對得起黨,對得起哺育我們的太行山父老鄉親們!”
這慷慨激昂的幾句話,講得在場所有人熱血上涌,劉鄧甚至眼含熱淚。他們直接對王近山說:“我們支持你,就你打!”
此時,劉伯承站了起來,進行了作戰部署。他強調說,也不用太害怕敵人比我們兵多,他們這次雖然糾集了30萬的兵力,但多數是雜牌軍,這里面戰斗力最強的,要屬敵人西路趙錫田的整編第3師,這個師不能小看,是蔣介石的王牌。
但是,只要我們拿下了這個師,料定其他部隊必然不敢再怎么打了,也就是走走形式,做給蔣介石看了。因此,6縱這一次的主要任務,就是不惜任何代價,吃掉趙錫田這個師,這對于我們阻擊敵30萬大軍來說,是關鍵中的關鍵。
王近山充分理解了劉鄧的意圖,就是沒必要先和那些雜牌軍糾纏,不要打最弱的,一定要先打最強的,把最強的打掉了、打痛了,后面的仗就好打了。
他回到縱隊后,立即進行了作戰部署,制定了誘敵深入,最后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計劃。8月23日,王近山部隊開始與敵接觸,按照既定方案邊打邊撤。
趙錫田果然上當,10天后被王近山誘騙至定陶以西的大楊湖地區,王近山覺得時機已成熟。9月3日晚,他親率縱隊向敵人發起了猛烈攻擊。
只不過,趙錫田果然是蔣介石的王牌部隊,在被我軍包圍后,開始構筑工事自保,與我軍血戰,我軍付出了巨大傷亡。
三天后,六縱攻擊進展緩慢,王近山著急了,直接將縱隊全部預備隊投入作戰,他也將指揮所搬到了戰斗最前沿,終于撕開了敵人防線,全殲趙錫田整編第3師,并將趙錫田活捉。
毛主席看到了定陶戰役戰報后,連續發出三封嘉獎電報,慶祝晉冀魯豫野戰軍殲滅第3師的大勝利,說甚好甚慰,并稱六縱殲滅趙錫田第3師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典范。
而王近山率領6縱打出的這一戰,頓時讓他們名震全軍,一舉進入劉鄧大軍主力行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