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市臨江門廣場西側,如今沿江道路的名稱為松江西路,在歷史上,曾因清代船廠、水師營位于此處而被叫作大船營街(《船營區志》),后來通稱船營街。這條道路原本為一條土路,1950年后才分段陸續改建為柏油路。其中碼頭胡同南口的江岸,即吉林市歷史上鼎鼎有名的頭道碼頭,日偽時期,這里曾修建有長長的一段水泥碼頭平臺。
改革開放后,隨著城建進程的不斷加速,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船營街逐步得以改造,其中臨江的碼頭所在地在1984年建起一座小型游園,繼而又從1984年開始(《吉林市園林志》記載為此年,《吉林市地名志》記載為1985年)對游園進行擴建,終于在1988年建成了由春華、夏芳、秋實、冬青四部分組成的臨江游園。此后這個游園又因臨江門大橋的修建發生改動,進而呈現出現在的模樣。
在臨江門大橋興建之前,位于今五星國際名家大廈下的江畔曾有一座特殊的建筑,建筑為平房,但平房上修有一座金瓦飛檐的四柱亭,讓一棟平房擁有了舊時園林樓臺的感覺。此建筑安身綠植花叢之中,在今天看來也大有不俗魅力。另外,用傳統建筑風水民俗審視,依水而建的房屋上若有亭子,甚至會有聚氣鎮宅的功用。
由于我對這座建筑不甚了然,于是詢問了一些友人,得到的回復多是說這是一處公廁。但是在《吉林市志》的圖片中,這座建筑的西側立面上懸有“茂盛五交化商店”字樣的牌匾,可見這處建筑或許還有其它的功用。
1992年4月,因動工修建臨江門大橋,此建筑恰好位于引線附近,因而被拆除,一幅江邊特殊風景就此成為城市記憶。
對于這座建筑您還有哪些回憶,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本文為優雅的胡子原創文章,其他自媒體轉載須經作者同意
特別鳴謝張兆榮先生、林寶國先生對本人撰寫此文給予的支持和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