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2025年7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平臺上高調宣布,美國與越南達成了一項“前所未有”的貿易協議。根據特朗普單方面的說法,越南同意對美國商品實施零關稅開放市場,同時接受美國對所有越南輸美商品征收20%的關稅——而最引人注目的,是美方對“經越南轉運商品”征收高達40%的重稅條款。
在協議表面數字的背后,隱藏著越南的艱難抉擇。原本4月初美國威脅的對越關稅高達46%,如今降至20%,看似讓利26個百分點。但越南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全面向美國商品敞開國門,并默許美方對所謂“轉運商品”實施精準打擊。數據顯示,2024年越南對美出口額高達1370億美元,比2019年翻了一倍多。這背后是大量中國企業為規避美國對華關稅,將半成品運往越南加工后貼上“越南制造”標簽出口美國。美方所謂“轉運商品”,矛頭直指這類中國關聯產品。
越南(資料圖)
越南的這一退讓,實質是以犧牲中越產業鏈深度合作為籌碼,換取美國在關稅數字上的“恩賜”。越南通社將20%的關稅稱為“談判成果”,但這種“喪事喜辦”難掩戰略被動。特朗普以憑空造牌的“對等關稅”大棒,迫使越南接受了一個明顯不對等的交易框架——既未明確承認越南市場經濟地位,也未解除高科技出口限制。而越南換來的20%關稅,仍是美國常規最低關稅稅率的兩倍。
產業鏈的蝴蝶效應已在越南市場顯現。美國鞋業批發商與零售商協會主席馬特·普里斯特坦言,越南供應鏈對美國鞋類至關重要,特別是運動鞋。許多熱門款式已被征收20%的關稅,新關稅將轉嫁給美國消費者。更深層的矛盾在于越南市場的承受力。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專家瑪麗·洛夫利指出,考慮到兩國人均GDP的巨大差距(2024年美國約8萬美元,越南僅約4000美元),許多美國商品根本不適應越南市場。零關稅承諾可能淪為美企的一廂情愿。
越南(資料圖)
面對越南可能損害中方利益的協議,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詠前在7月3日的例行發布會上亮明底線:“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手段達成交易。”2024年中越貿易額突破2000億美元,遠超美越貿易規模。若越南執意配合美國打壓“中國制造”,必將承受遠高于美國關稅的反制代價。
當越南成為首個接受美國“對等關稅”框架的國家,全球貿易的多米諾骨牌開始搖晃。距離7月9日90天暫緩期結束僅剩不到一周,日本的焦慮已浮出水面。盡管特朗普4月宣布的對日關稅為24%,但他7月1日突然威脅“可征收30%或35%關稅”,導致美日汽車關稅談判陷入僵局。日本首相石破茂急調首席貿易代表赴美救火,強調日本通過投資為美創造就業的戰略價值。與此同時,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明確表態:若無法達成滿意協議,歐盟將毫不猶豫采取反制。
馮德萊恩(資料圖)
貿易專家瑪麗·洛夫利指出,即使美越協議稅率低于最初威脅,其象征意義更值得警惕——它標志著美國通過單邊施壓重塑全球貿易規則的危險嘗試。越南或許以為用26%的關稅減讓換來了喘息空間,卻忽略了特朗普“交易藝術”的本質:一旦對手示弱,更大的要價必接踵而至。
越南河內街道上“越南制造”的店鋪招牌依然醒目,但支撐這些標識的產業鏈根基已在協議下松動。中國商務部“堅決反制”的警告絕非虛言,越南若繼續配合美國針對中國產業鏈的行動,將面臨比20%關稅更嚴峻的后果。
當全球貿易體系在單邊主義沖擊下風雨飄搖,小國的生存之道絕不是向霸凌者下跪,而是堅守多邊合作的定力。畢竟,真正的貿易尊嚴,永遠建立在平等與互惠的基石之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