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白宮發布消息,特朗普政府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這一事件背后隱藏著復雜的國際博弈,更打破了全球貿易談判的固有態勢。
特朗普(資料圖)
越南在此次協議中做出巨大讓步。美國方面將對越南輸美商品加征20%關稅,針對轉運商品的關稅更是高達40%,但越南卻需對美國商品實施零關稅政策。同時,越南承諾向美國“完全開放市場”,美國農產品、汽車等產業將借此長驅直入越南市場。協議中的“轉運條款”尤為關鍵,其定義模糊的特性,讓美國掌握主動權,隨時能以“違規轉運”為由,對越南發起貿易制裁。
越南經濟對美國市場依存度極高。2024年,越南對美出口額占據國內生產總值近三成,近半的經濟增長與美國市場緊密相連。若面臨46%的高額關稅,越南電子、紡織等支柱產業將遭受重創。且越南產業結構以紡織、電子電器等低端制造業為主,缺乏核心技術,企業難以承受關稅壓力,生產線外遷風險劇增。越南在國際壓力下,寄希望于妥協換取美國市場穩定,卻忽視了美國貿易政策的反復無常。
貿易(資料圖)
過往各國與美國貿易談判時,普遍采用拖延策略,試圖爭取更有利條件,形成一種潛在的談判默契。越南此次率先妥協,打破了這一平衡。其行為或將引發連鎖反應,其他國家可能效仿,放棄原有談判策略。這不僅會擾亂全球貿易秩序,還會削弱多邊貿易規則的權威性,危及全球供應鏈的穩定。
美越協議中40%的轉運關稅,對中國出口企業影響顯著。部分企業為規避風險,可能重新規劃供應鏈,調整出口策略。中國與越南存在產業互補與競爭關系,越南市場開放后,美國企業加大在越投資,可能擠壓中國企業在越南的發展空間。
面對美越協議沖擊,中國積極推進區域經濟合作。通過深化RCEP框架下合作,加強與周邊國家貿易往來,拓展多元化市場。同時,中國加速技術自主研發進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降低對美國市場和技術的依賴,推進供應鏈“去美國化”。
貿易(資料圖)
特朗普政府推動與越南達成協議,旨在維護美國企業供應鏈穩定,鞏固其制造業回流計劃。在中美博弈大背景下,此舉也為美國增加了談判籌碼,強化其在全球貿易中的主導地位。但美國貿易政策向來多變,越南未來可能面臨美國再次調整貿易規則的風險。美國是否能遵守協議承諾,越南能否從協議中真正獲益,都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美越貿易協議的達成,掀開全球貿易格局新的一頁。它不僅重塑了美越經貿關系,更對全球貿易談判規則、供應鏈布局產生深遠影響。各國需重新審視自身貿易策略,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尋找新的發展機遇與平衡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