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北戰(zhàn)役之后,粟裕指揮我軍開始尋找敵軍首腦戴之奇,然而卻苦苦找不到人影。他們詢問被俘的國軍高級軍官,卻始終沒有結果。
因為實在找不到,粟裕甚至還下令各縱隊一起尋找戴之奇,二縱的韋國清負責的就是戴之奇的副官龐白林。
一同前往的還有我軍的宣傳干事胡奇坤,他主要負責的是采訪龐白林。而當龐白林看到胡奇坤的第一眼,竟然就驚訝地說出了一句:“呀!這位長官穿的是我們師長的鞋!”
他為什么會這么說?戴之奇究竟去了哪里?
棄筆從戎
戴之奇是貴州人,家中世世代代以種麻為生,并且將種出來的麻搓制成麻繩,或者做成麻線拿去市場上出售。
戴之奇的家族,從明朝開始就已經在做這個行當了,在省內雖然談不上富甲一方,但是絕對也是自給自足,比大多數人要強得多。
戴之奇的父親是一個傳統的舊時代知識分子,對待孩子教育嚴格,講究忠義,精通國學。戴之奇的母親有文化,知書達理。
戴之奇因為家庭的影響,最終考上了國立武昌師范大學的國文系預科,只是戴之奇的家中并無多余的錢供他去上學。
其父就對戴之奇說:“你考上了學本應是件高興的事情,但是我們家里已經沒錢了,我不攔著你上學,但是你要自己湊夠學費。”
于是戴之奇就找了比自己家還要富裕一些的舅舅家,通過舅舅資助的十塊錢大洋去上了大學。
但是在武漢的生活,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戴之奇的初衷。他原本只是希望上完大學,但是接觸的思想多了,也就變了。
當年的中國軍閥割據,列強橫行,戰(zhàn)火連綿,民不聊生。戴之奇清醒地意識到當下中國最需要的絕非是什么學問,而是國家的統一。
所以1925年戴之奇還沒有畢業(yè)時,就直接輟學離開了武漢,他此行的目的地,是當時仍然還是亞洲革命中心的廣州。
在廣州,戴之奇報考了黃埔軍校,成為了一名軍人。戴之奇的文化水平絕對是夠了,因為從小生活在貴州大山,身體素質也不錯。
所以戴之奇成功入學,而且還深得教官的喜愛。教官經常將其叫到自己家中,一來二去,教官也就教成了老丈人。
說來,戴之奇教官的女兒趙澤蕓其實一直對黃維芳心暗許,但是不曾想最終卻被戴之奇給“棒打鴛鴦”。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戴之奇受命帶領103師參加淞滬會戰(zhàn),防守江陰要塞,在以弱敵強的情況下,損失過半。
淞滬會戰(zhàn)后,他又率部參與了南京保衛(wèi)戰(zhàn),成功守衛(wèi)中山門,掩護國府衛(wèi)戍長官部成功撤離,并在戰(zhàn)斗中多次擊退數倍于己的日軍。
因為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優(yōu)秀表現,戴之奇得到了宋美齡和蔣介石的賞識。1942年,戴之奇被蔣介石調往重慶,被任命為青年軍整編201師師長,該部其實已經可以說是重慶衛(wèi)戍部隊之一了。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受到蔣介石“新生活運動”的影響,國民黨的高級將領中,極少有人娶妾,戴之奇是一個例外。
在來到重慶之后,山西太原秦氏的名門閨秀秦瑾雯對戴之奇芳心暗許,于是便主動要求加入戴之奇的部隊。
秦瑾雯的父親是閻錫山的結拜兄弟,這個面子非常大,戴之奇無法拒絕,而秦瑾雯在入伍后,一直留在戴之奇身邊,對他很是照顧。
可是戴之奇始終與其保持了一定的距離,秦瑾雯沒有辦法,就只能找到了宋美齡,請求宋美齡說合。宋美齡當即答應,還將其收為干女兒。
宋美齡帶來的雙重壓力下,戴之奇只能娶了秦瑾雯,但是此時的戴之奇和秦瑾雯都不知道的是,兩人在信仰上,其實有著巨大的不同……
最終的決裂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蔣介石執(zhí)意發(fā)起了二次內戰(zhàn),此時全中國千瘡百孔,從百姓到軍隊,從上到下無不呼吁和平。
蔣介石的行為,可謂是令自己陷入了眾矢之的,包括王耀武在內的很多國軍高級將領,其實都不想打這一仗。
但是戴之奇,是國軍將領中少有愿意主動出征的人。戴之奇從小接受的是中國傳統教育,忠義二字在他的生命中有很大的比重。
秦瑾雯不愿看戴之奇走上邪路,于是對他吹起了枕邊風,勸說他不要參加內戰(zhàn),你自己到了這一步,其實完全可以退役,或者從政也好呀?
但是戴之奇根本就聽不進去勸,言必:“黨國利益高于一切,軍人的天職就是對領袖的服從,你不要再說了!”
戴之奇這個人,你可以說他冥頑不化,但是絕對不能說他不夠忠誠,因為他是真的非常忠誠,甚至到了愚忠的地步。
秦瑾雯因為早年和左翼學生接觸較多,所以和我黨其實存在聯系渠道,她最終也被發(fā)展成我黨在戴之奇身邊的內線。
最好的結果當然是秦瑾雯能夠勸說戴之奇臨陣起義,但是說實話,秦瑾雯自己對這件事也沒有什么太大的信心。
次好的結果就是能夠為解放軍搜集情報,這也是秦瑾雯在戴之奇身邊的主要工作。因為秦瑾雯的存在,戴之奇部的一舉一動,陳老總一清二楚。
1946年12月,戴之奇率領國民黨整編69師由江蘇宿遷向我解放區(qū)發(fā)起進攻。12月13日至18日,華東野戰(zhàn)軍和山東野戰(zhàn)軍發(fā)動宿北戰(zhàn)役。
戴之奇部由此被我軍完全包圍,走投無路的戴之奇不得不向胡璉求援,但是胡璉何等狡猾,根本就是按兵不動。
兩人的通話記錄,還被我軍截獲。
只聽得戴之奇說:“我的處境,您也很明白,您可不能見死不救??!”
胡璉說:“哎呀,老兄啊,我的處境也很困難??!前兩天出去的部隊被打的七零八落,傷亡大得很!”
戴之奇聽到后有些急了:“您的部隊距離我不過幾公里,你們打一下,接應我一下不可以嗎?”
胡璉立刻回道:“我們打了呀!攻不上去,傷亡一大堆,實在是打不動了,你說如何是好?”
隨后便是啪嗒一聲,那是電話被戴之奇摔倒地上的聲音……
在此種局面之下,秦瑾雯又一次嘗試勸說戴之奇臨陣起義,但是擔心戴之奇懷疑自己,便讓戴之奇的侍衛(wèi)官辛三根去說。
辛三根也確實去了,但是只聽戴之奇聽完后立刻掏出手槍,斥責他不忠于黨國。
最后他直接把自己的侍衛(wèi)官打死,隨后他暴喝道:“誰要是想要茍且偷生,想要和解放軍談判,就是這個下場!”
這辛三根跟了戴之奇不知道多少年,早年戴之奇對抗日軍時受傷,是辛三根冒險救了他,如今戴之奇竟然殺了他!
這一切秦瑾雯都看在了眼里,17日深夜,秦瑾雯換上了便裝,摸到了兩軍交界處,拿出配槍朝天打了三槍,隨后奔向解放軍的陣地。
這三聲槍響,意味著勸說戴之奇起義,已經是不可能了。
18日清晨,解放軍對戴之奇部發(fā)動了總攻,國軍無法抵抗,戴之奇絕望之下舉槍自殺,成為了二次內戰(zhàn)中首位“殺身成仁”的國軍高級將領。
戰(zhàn)斗結束后,胡奇坤的鞋不慎掉落戰(zhàn)場,隨手就撿了一具尸體上的鞋子,而這具尸體正是戴之奇。在龐白林的指認下,戴之奇的結局也為人所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