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7月1日明確表示,不會在日美關稅談判中犧牲農業,硬剛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日本這次敢跟美國叫板,首先是因為他們把特朗普摸得透透的。特朗普之前說要終止貿易談判,日本覺得這就是虛張聲勢。畢竟特朗普比誰都想達成協議,這些威脅不過是談判的手段罷了。就像2018年特朗普上任之初,日本第一時間承諾向美國投資,就是知道他好大喜功需要政績。
現在日本要是在農業問題上讓步,特朗普肯定得寸進尺,所以干脆硬起來,說不定還能談個更好的結果。農業對日本來說可是命根子。雖然農業在日本GDP里占比不到1%,但涉及約200萬就業人口,而且農村選票占議會席位的30%,執政黨為了選舉必須拉攏農民。更關鍵的是,日本糧食自給率僅38%,一旦國際局勢動蕩,糧食安全就會出大問題。所以即便日本大米價格是美國的3倍,政府每年仍投入5000億日元補貼本土種植。
日本(資料圖)
在這個戰略問題上,日本清楚讓步帶來的傷害遠大于頂住壓力。中日關系改善給了日本底氣。2025年5月中方有條件解禁日本水產品進口后,日本對中國出口額單月增長12%,尤其是高端海鮮對華出口量翻倍。日本經濟產業省測算,僅水產領域就能彌補對美貿易逆差的15%。有了中國這個大市場托底,日本在對美談判時腰桿更硬了。
日本這次硬剛也是被美國逼到份上。特朗普不僅要求日本將防務費提到GDP的3%,相當于每年多交1200億美元,還威脅對汽車征收35%關稅。要知道2023年日本買美國軍火就花了1.47萬億日元,現在又要加錢,而日本2024年貿易逆差高達340億美元,汽車工業被中國超越,芯片產業瀕臨崩潰,哪還有錢填美國的窟窿。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在亞太的控制力大不如前。2025年北約峰會,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三大盟友集體缺席。韓國新總統李在明剛上任就看透美國心思——去了就是被敲竹杠;澳大利亞記著特朗普之前撕毀鋼鐵關稅豁免的仇;日本一看大家都硬氣,自己也跟著不去了。現在美國在亞太只能派航母轉圈圈,連胡塞武裝都搞不定,哪還有精力管盟友。日本國內反美情緒高漲。沖繩民眾每周都上街抗議美軍基地,2025年6月的民調顯示,72%的日本人反對日美同盟。
政府正好拿民意當擋箭牌,而且日本手里握著1.13萬億美元美債,財務省放話“必要時可拋售干預市場”,這招確實讓華爾街慌了神。不過日本能不能硬到底還是未知數。80年代日本也硬過,結果廣場協議讓日元暴漲50%,經濟泡沫破裂。現在日本國債占GDP的260%,要是得罪美國導致外資撤離,金融系統扛不住。野村證券就警告,若美日貿易談判破裂,日本股市可能暴跌15%,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會跌破0.1%。
石破茂(資料圖)
特朗普任期還有三年多,肯定會變著法兒施壓。2025年7月2日他剛跟越南達成貿易協議,轉頭就拿這事刺激日本,意思很明顯:不妥協就等著被邊緣化。日本現在有點騎虎難下,繼續硬剛怕美國下死手,讓步又怕國內反彈,只能在中間找平衡。對日本來說,最好的出路就是抱緊亞洲國家。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重啟后,三國貿易額已占日本外貿的42%。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就呼吁,日本應降低對美依賴,加強與東亞鄰國合作,尤其是在半導體、新能源領域跟中國聯手,這樣才有資本跟美國談條件。現在美日關系到了關鍵路口,日本的強硬是曇花一現還是長期策略,取決于能不能在中美之間找到平衡點。但有一點很清楚:美國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隨意拿捏盟友了,國際格局正在悄悄發生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