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剛剛一年的英國工黨政府,正遭遇突如其來的劇烈震蕩。首相基爾·斯塔默遭遇上任以來的最大挫敗。
就在準備于下議院強行推進一項極具爭議的“硬核節支”福利改革方案,核心內容是大幅收緊殘疾人福利資格,投票前僅僅60分鐘,斯塔默突然按下了暫停鍵,撤回了法案最關鍵的條款。
這不僅是政策的臨時變卦,更被視為首相在強大黨內阻力面前的一次權威退讓,工黨表面的團結被瞬間撕裂。
禍不單行。福利政策臨陣轉向的數小時后,財政大臣雷切爾·里夫斯在議會辯論中情緒徹底失控,被鏡頭捕捉到淚灑當場。
這罕見的一幕迅速引爆了市場的恐慌情緒:英國國債遭遇自2022年“迷你預算風暴”以來最大的單日拋售潮,英鎊匯率也應聲下跌。
這場24小時內接連上演的鬧劇,將“斯塔默政府還能否穩住方向盤”的巨大問號,重重地砸在了英國政壇的中心。
風暴遠未停歇。英國政壇近幾年宛如“短命首相”輪換臺,前首相特拉斯激進“迷你預算”引發的金融災難導致其僅45天便黯然下臺的陰影猶在。
如今,民調數據對斯塔默政府發出刺耳的警報。執政剛滿一年,工黨的整體支持率已從去年大選后的高點34%斷崖式滑落至24%,暴跌整整10個百分點。
斯塔默個人的凈支持率更是跌至驚人的-54,創下有記錄以來英國首相執政首年支持率的最低點。
黨內不滿情緒蔓延,兩名工黨資深議員向媒體透露,若混亂不作為持續,加之明年五月關鍵的地方選舉(威爾士、蘇格蘭及倫敦)結果糟糕,斯塔默可能在未來數月內被迫下臺。
《天空新聞》編輯薩姆·科茨援引內閣消息來源稱,部分工黨成員的“憤怒與絕望”遠超外界想象,反對派改革英國黨在威爾士的崛起和綠黨在倫敦蠶食工黨基本盤,更令形勢雪上加霜。
斯塔默爵士去年七月入主唐寧街時,曾高呼“停止混亂”的口號,并雄心勃勃地描繪了經濟增長、綠色能源、國家安全、教育改革和健康公平的復興藍圖。
然而,一年后的周年節點顯得異常苦澀,更像是一場沒有蛋糕的聚會。審視關鍵領域,成績單令人憂慮:移民政策雖延續并強化了保守黨的嚴控措施,包括大幅提高技術工簽門檻至38,700英鎊、禁止大部分護理工家屬入境、提高英語要求等。
但實際效果堪憂——同期乘小船穿越英吉利海峽抵英的移民人數激增34%(約42,000人),直逼歷史峰值。
在收入和增長方面,雖然經通脹調整后的平均工資增長了1.8%(高于長期均值),但英國過去五年僅4%的經濟增幅遠遜于美國的13%。
被寄予厚望的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狀況依然嚴峻,衛生大臣韋斯·斯特里廷坦言其“支離破碎”,急診室等待時間長期惡化——僅59%的患者能在目標時間四小時內得到診治(目標為95%),約有1700萬患者經歷漫長等待。
減少醫院候診名單、加快建房速度、阻止移民小船登陸等核心競選承諾幾乎無一兌現。犯罪率雖有長期下降趨勢,但近期報告案件量增加了10%(約480萬起),公眾的安全感仍然脆弱。
斯塔默政府陷入困境的根源多重。工黨遠離執政14年后重返權力中心,缺乏經驗的團隊需要在挑戰巨大的新環境中迅速成長。
斯塔默本人則需在復雜的國內政治生態、低迷的全球經濟環境和洶涌的極右翼浪潮中艱難掌舵。
然而,距離下一次大選尚有時日,英國深厚的根基——如倫敦無可撼動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以牛津劍橋為引領的頂尖科研與教育實力、在AI和綠色能源等新興領域的競爭力、以及脫歐后重構全球貿易網絡的潛力,提供了翻盤的可能基礎。
民調亦顯示,選民整體立場仍偏向左翼或中間派。斯塔默能否在余下的任期內找到清晰方向,彌合黨內裂痕,有效推動經濟增長并實質性改善民生體驗,從而證明其“國家復興十年”的雄心并非空談?這場剛滿周歲的政治風暴,結局遠未定論。
政治危機下,英國留學新格局
許多關注英國留學的家庭,此刻難免憂心忡忡:這樣的局面之下,簽證政策會否頻繁變化?社會治安能否保障?孩子能否在穩定的環境安心學習?政局不穩是否會讓學業受到影響?
其實,想讓孩子接受優質的英式教育,不一定非得去英國。現在就有一種選擇:讓孩子在國內,也能上到和英國頂尖中學一樣的課程,那就是線上英國中學。
這種方式的好處很實在:
不用擔心英國那邊的政策變化或者簽證問題;
孩子在熟悉的環境里學習生活,家長更安心;
學的課程和英國頂尖學校是一樣的,老師也是真正有經驗的英國名師。
所以,如果英國最近的政局動蕩讓您對留學有些猶豫,這其實是為您和孩子打開了另一條路。在國內,同樣能讓孩子享受到世界級的英式教育資源,而且更穩定,更省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