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常刷到關于張子宇的文章,各種評價普遍向好,贊揚的、鼓勵的、欣賞的不一而足,但是也有持不同意見朋友,相信下面這篇文章說出了一些人的觀點。
為了證明宮魯鳴教練過度引入張子宇的籃球戰術,制約了中國女籃發展的觀點正確,這位朋友列舉了三條原因:
1.不符合現代籃球理念。
2.不利于培養更多更優秀的籃球人才。
3.不具備體育競技的觀賞性。
初看他的文章,似乎有些道理,但仔細琢磨又似乎哪里不對勁!
至少為了證明宮魯鳴過度使用張子宇的論點就錯了,這個哥們肯定沒看比賽,張子宇參加的四場熱身賽,最多一場不到15分鐘,最少一場不到9分鐘,這也叫過度使用?
再來看看論據:
1.現代籃球追求每個位置、每個隊員的最優、最高效,難道張子宇不是國家隊隊員?我怎么感覺她還沒有發揮出最高的水平呢?
2.只重用一個人,而放棄了“整個森林”,張子宇每場休息的時間很長,不耽誤其它“森林”里樹木的成長吧?
況且張子宇在場,其它球員同樣可以有發揮的機會啊!比如楊舒予的突破、翟若云的三分,都發揮得很好啊!
3.完全靠高大的身體條件,讓比賽缺少競爭性與觀賞性,這是對運動員場上、場下辛勤付出的無視!
(1)高個子多了去了,打籃球就一定會成功嗎?
(2)競技體育特別是國家隊,你無論多有觀賞性,最終的目的是把球放入籃筐!
喬丹無論動作多帥,庫里的三分無論多絲滑,如果投不進,都等于零!
(3)很多朋友是集錦看多了,包括NBA在內,大部分時間并不都是扣籃、空中接力、花樣運球,奧尼爾、姚明等人不主要也靠力量、高度生存嗎?
個人愚見,不管現代籃球還是過去的籃球,都是由防守與進攻兩種基本模式構成,你個子矮但是速度快吧,你個子高肯定就慢啊,各自有各自的優勢,多先進的打法最終目的就是自己多進球,讓對方少進球,這是基本規律。
況且我們擁有張子宇,難道就不能用她的長處嗎?非得讓她去投三分,追著后衛滿街跑嗎?
再說了,你以為包括日韓在內的其它球隊不想擁有張子宇?嘿嘿,可惜她們沒有!如果她們擁有,你看會不會跟你講現代籃球與觀賞性!
作為咱個人來講,看國家隊比賽,最好看的籃球就是戰勝對手的籃球,況且張子宇的出現,并不會掩蓋別人的光芒,她會讓自己隊友同樣變得更優秀,因為她們是一個集體,擁有同一個名字叫做國家隊!
朋友們,您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