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垢除塵格物致理 石化人物顯古今
—— 拜訪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科普時報社社長尹傳紅先生隨筆
2025年7月4日
葉建華
在盛夏七月,一場充滿智慧與期許的拜訪之旅,在科技部專家公寓大樓里悄然展開。2025年7月4日,我與翟海潮、孫立泉、汪鑫一同懷著滿心熱忱,前往位于科技部專家公寓大樓的科普時報社,拜訪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科普時報》社社長尹傳紅先生。
我們踏入專家公寓大樓,電梯門開啟,傳紅先生春風滿面地將我們迎進了十五層的專家公寓。多年前,我與傳紅先生在中國作家協會舉辦的行業作協研討會上相識。因傳紅先生所學專業與化工相關,對化工格外青睞,我們便多了幾分共同話題。我們曾一起探討過化工科普事宜,我應邀撰寫過多篇化工科普文章在《科普時報》發表。
幾年疫情,阻礙了我們之間的相聚,此次相見,格外歡欣。
傳紅先生引領我們步入報社的文化走廊,一幅幅珍藏的照片與經典報紙版樣宛如時間的琥珀,定格著科學星火燃燒的瞬間。袁隆平院士接受傳紅先生采訪的場景,朱光亞與錢學森院士談笑風生的傳神瞬間…… 照片中的院士們眼中閃爍著對科學的熱愛與專注,仿佛在無聲地向我們傳遞著科學的力量。而那些曾經的報紙,承載著知識的重量,一頁頁翻過,就如同在時光的長河中溯流而上,見證了科普事業的跌宕起伏,也見證了《科普時報》一路走來的風雨兼程,無聲地記錄著《科普時報》追光者的足跡,紙頁雖無聲,卻默默傳遞著科學探索之路上的虔誠。
走進會議室,傳紅先生捧出 2024 年《科普時報》合訂本相贈,這份禮品對我們來說無比珍貴,捧在手上沉甸甸的,他還把近期出版的散發著墨香的報紙擺在了我們每個人的面前。他親切招呼眾人落座,空氣里彌散著一種老友重逢的暖意。
我們翻閱著面前的報紙,追尋《科普時報》的前世今生。《科普時報》創辦于 2017 年,是由《科技文摘報》更名而來的全國性科普類周報,每期四開十六版,設有重要新聞、互動體驗、科普一下、傳播空間、科學教育、自然生態、新知前沿、數智潮流、科學人生、博物天地、生活消費、生命健康、未來空間、書香悅讀、文化記憶、成長智慧、軍事科普、圖說天下等欄目。
尹傳紅(中)翟海潮(右二)、孫立泉(右一)、汪鑫(左一)、葉建華(左二)合影
我們的話題自然轉移到我們贈送的《古今石油和化工人(第一輯)》新書上。海潮主編介紹了該書的立項緣起、新書發布及未來規劃。
傳紅先生凝神傾聽,當我們提及計劃采編出版十輯,為一千位石油和化工人樹碑立傳時,他露出了敬意。因為他深知,完成如此宏大的出版工程絕非易事。
他隨手翻開書頁,梳理著思想的脈絡。他字句清晰如刻如鑿般說道:“這些人物是工業長河中的中流砥柱與航標。你們為先賢立心、為功臣鑄魂,令人欽佩。” 接著他提醒我們:“細節要像鉆頭般鑿開巖層,語言則需如泉流般可親可感,唯有如此,科學精神才能從紙頁間活躍起來,真正流淌入人心深處。”
他還告訴我們,這是一部有望打造成精品的石化人史記,待出版三至四輯之后,可以將其改編成圖文并茂的精品圖書,甚至可以探索與影視結合,進一步擴大影響力、提升知名度。他還以嚴謹務實的態度,為我們后續改進提出的一個個建議,如同一盞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讓我們在未來的征程中更加堅定而自信。
我們對傳紅先生的指導深表認同,并將逐步踐行。
討論不斷深入,如同思想的涓涓溪流匯聚成江河。我們最終達成共識:《科普時報》將與中國化工作協報告文學委員會的作家們攜手合作,共同深耕“科學人生”“科普一下”“科學教育”“文化記憶”等專欄,讓更多的化工院士、行業專家走上報紙版面,讓更多的化工科普文章走進讀者視野。同時,我們將共同推動化工科普事業的發展,通過刮垢除塵、正本清源,還原化工行業的真實面貌,讓更多民眾領略化工的魅力,理解科學的價值。
傳紅先生得知我曾在中國化工博物館工作,希望能盡快彌補這一缺憾,帶領報社同仁前往參觀。《博物天地》欄目曾對國內外許多博物館進行過宣傳介紹,如今也期待能有中國化工博物館的身影。我表示愿意負責聯絡事宜,并在參觀時陪同前往。
此次拜訪,恰似一場知識與智慧的盛宴,令我們收獲頗豐。告別《科普時報》社,我們激動的心情如同盛夏的驕陽般滾燙。傳紅先生的話語在我耳邊回響:科學之薪火,靠的并非僅是天才的靈光一現,更是無數平凡之人的默默傳遞與守護。回望走廊上泛黃的照片以及今日窗前的背影,一種無形的承諾在心中油然而生。我們這些后來者,無非是在時間的長廊中,接過前人尚有余溫的燈盞,再努力地將其傳遞給下一個尋找方向的人。
科學之路沒有終點,唯有驛站;每個驛站,都需要守燈人,將滾燙的信念,凝聚成風雨不滅的星火。
臨別時,我以“格物致知”書法作品相送。對傳紅先生和《科普時報》致以深深謝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