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都辦不到的事,以色列想試一試,干什么?要求中國不要再買伊朗一滴石油。
伊以沖突再起,中國再一次被他們推向“風口浪尖”。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近日,以色列駐上海總領事白樂濰表示,中國現在是唯一對伊朗有影響力的國家:如果中國不購買伊朗的石油,伊朗就會陷入崩潰。
據悉,在上個月伊以新一輪沖突的10多天時間內,伊朗的軍事設施以及核設施遭到嚴重破壞,多位重要人物被“斬首”,包括軍事指揮官和科學家。
在美國的介入下,雙方在上周達成暫時停火協議,但事兒沒完。以色列方面這次提到中國,讓中國施加影響力,顯然想要“一勞永逸”解決伊朗這顆“眼中釘”,從而方便以色列繼續在中東“稱王稱霸”。
我們知道,伊朗是中國傳統的也是重要的能源伙伴,該國90%的出口石油都輸入了中國。外媒還提及,中伊在2021年簽署協議,在未來25年內,中國將向伊朗進行4000億美元規模的投資。基于中國對伊朗能源和貿易的巨大影響,以色列得出了一個奇怪的結論:中國足以控制伊朗。
然而,目前并沒有任何證據或者跡象能夠表明,中國可以在軍事,特別是核戰略領域對伊朗造成影響,當然主要原因是中國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基本原則。雖然中伊近年的關系不斷加深,但至少對于中國而言,我們更注重的是兩國經濟層面的聯系。
這個白樂濰也直言:中方對充當伊以“調解人”的角色,并不是很感興趣。因為這意味著要出錢出力,還要在二者之間面臨“二選一”的局面。
根據外媒的估算,伊朗每天只能出口170萬桶原油,中國占了90%。實際上外媒沒有提到的是,是運輸方式限制了伊朗出口給中國的石油量。隨著中伊“一帶一路”倡議的加速落地,中伊通過鐵路,每年的運力將提升至數百萬噸。從這一點來看,盡管伊朗對華貿易不算很大,雙方的合作也是磕磕絆絆不斷,但對于中國來說,我們不能放棄伊朗這個合作伙伴。
白樂濰說的這幾點,其實都是比較片面的,對于中國而言,我們本來就秉持著不干涉他國內政的這條宗旨。另外,我們更不搞拉幫結派的那一套。在對待焦點或者爭議問題時,中國總是堅持從客觀事實的角度出發,用公正、合理的方式促進解決。
按照以方想法,如果中國真的下場干涉,不但要耗費大量精力,最后還可能落得一個吃力不討好的結局。實際上,對于國際糾紛的調解,中國從未放棄過努力,成功的案例也都擺在眼前。比如推動伊朗和沙特和解,以及斡旋阿富汗塔利班和巴基斯坦的矛盾,再近的還有多次出面調解緬甸內部各大勢力。
可以說,中國為世界局勢的穩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于以色列方面的想法,既不可行又非常幼稚。以色列沒有想過,如果伊朗“崩潰”,將會給中東帶來更大的危機,比如難民問題和一系列的安全問題,屆時以色列也難以幸免。中國希望地球上水更請、地更平、天更藍,從不趟渾水、攪爛局。
總之,伊以沖突根子在以色列、美國和伊朗這三方,,以色列想法太多、野心太大,助紂為虐、落井下石的事,別指望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