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靳昊 趙明昊 孫金行
“安家費、崗位津貼、購房補貼加起來有53萬元,還有‘拎包入住’人才公寓、教育醫療等優質服務……這些政策紅利堅定了我扎根克拉瑪依的決心。”今年3月,新疆克拉瑪依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組團到哈爾濱工業大學引才,一份“政策大禮包”讓該校力學專業博士研究生蘇云鵬眼前一亮。
像蘇云鵬這樣的急需緊缺人才,克拉瑪依集聚了1500余人。人才緣何紛紛落戶油城?克拉瑪依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圍繞石油石化、數字經濟、算力電力、教育、醫療等城市未來發展領域急需緊缺人才,我市出臺《克拉瑪依市急需緊缺人才引進辦法》,在國家知名高校打造人才引育工作示范點,不斷釋放人才政策紅利,以真金白銀的誠意引聚各類優秀人才。”
“克拉瑪依為我們搭建了干事創業的舞臺,更體現了對教育事業和人才的重視。”來自教育領域的“銀齡人才”蔡魯疆說。為充分發揮“銀發力量”,克拉瑪依市出臺“銀齡人才”招募管理辦法,為教育、醫療、科技等領域精準招募38名“銀齡人才”。
近年來,克拉瑪依還通過人才項目“揭榜掛帥”、“特聘專家”招募、對口援疆等方式,引進一批專家人才和團隊,特別是聘請算力領域專家人才領銜,攻堅數字產業領域關鍵技術難題,推動克拉瑪依成為全疆首個智算規模超萬P的地州市。
“克拉瑪依為我們提供了肥沃的發展土壤和廣闊的展示平臺,我們得以全身心投入科研創新。”回首企業發展路,新疆小馬聚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靜十分感慨。
為加快構建人才“造血”機制,克拉瑪依制定實施“才聚油城”重點人才計劃,全面推進“領軍拔尖”“科技創新”“油城名師”“油城名醫”等11項人才培育措施,全面構建“戰略人才千萬支持、領軍人才百萬托舉、青年人才十萬資助、各類平臺精準獎勵”政策體系,推進“才聚油城”重點人才計劃,遴選支持各類計劃項目1500余個。
與此同時,克拉瑪依大力培育高能級創新平臺,建成11個國家級人才發展平臺、125個自治區級科研創新平臺、143個市級人才發展平臺,幫帶培養8000余人,為各類人才發展搭建成長階梯,逐步形成高端人才支撐科技創新雁陣格局。
梁金強是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引進的博士研究生,長期與愛人分居兩地。克拉瑪依市人才服務中心了解情況后,主動幫助協調解決其愛人工作調動,統籌安排子女入學,實現家庭團聚。
為讓人才安心扎根油城,克拉瑪依不斷優化人才“陪伴式”服務,對高校引進的符合全國重點學科專業和克拉瑪依急需緊缺專業的全日制博士、碩士、本科畢業生,給予享受5年內最高105萬元人才待遇支持,并推出“油城玫瑰金卡”,從配偶就業、子女入學、醫療服務九個方面優化人才發展環境,選優配強人才服務專員,搭建起立體化人才服務體系。政策實施以來,克拉瑪依先后全職引進2名戰略人才,聚焦產業發展落地2家院士工作站。
同時,為了留住本地高校畢業的各類人才,克拉瑪依出臺了人才房票補貼實施舉措,進一步緩解人才購房壓力;制定差異化就業激勵政策,落實企業用工服務保障,建立畢業生就業綠色通道;市校共同探索建設大學生實習實踐基地,在住宿、餐食、保險等方面予以保障,將參加實踐的學生納入優秀青年后備人才庫,優先錄取、優先使用。
城市與人才的雙向奔赴,讓大量高校畢業生在油城熱土上找到實現自我價值的舞臺。2025年,克拉瑪依高校共有畢業生6162人,其中3815人留疆就業,為石油、算力等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厚實智力支撐。
來源:光明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