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悅,今年三十三,跟老公陸明結婚七年,有個五歲的女兒甜甜。我們住在市區的一個兩居室,是我爸媽出的錢買的婚房,當初寫了我倆的名字,房貸我們一起還。婆婆住在老家,一年最多來兩次。
陸明的弟弟陸偉,比我們小八歲,大學畢業一年,工作頻換,收入不穩。最近他辭了職,說要來市里發展。那天吃晚飯,陸明突然冒出一句:“媽說讓陸偉搬來咱家住一陣,找工作方便點?!?/p>
我手里的筷子頓了一下:“你說啥?搬來咱家?住哪兒?”
陸明一臉平靜:“住客廳唄,反正家里不擠,偉偉也就暫住幾個月?!?/p>
我冷笑一聲:“客廳你讓他住,那甜甜晚上寫作業呢?孩子明年上小學了,咱家就這點地方你心里沒數?”
陸明沒看我:“他現在正處于關鍵階段,媽說一家人就該互相幫襯?!?/p>
我啪地放下筷子:“行啊,那你也去問問你媽——我這邊呢?我伺候一家三口已經夠累了,還得給你弟洗衣做飯照顧生活起居?你是親哥,我可不是親嫂子?!?/p>
陸明皺了皺眉:“你怎么說話呢?我又沒讓你照顧他,男人自己能搞定?!?/p>
我越聽火越大:“搞定?他上回來咱家玩三天,洗澡毛巾亂扔,鞋脫得滿地跑,冰箱東西翻個底朝天。你這就叫‘搞得定’?你是哥,你管他了嗎?”
陸明臉沉了:“他又不是外人,你至于這么小氣嗎?”
我看著眼前這個我曾愛得不行的男人,心一下涼了半截:“你弟不是外人,我呢?我是你老婆,還是個外人?”
他說不出話,我冷笑:“那就行,既然你們兄弟倆要過日子,那我就不打擾了。婚先離了,你們慢慢住?!?/p>
第二天一早我把甜甜送去幼兒園,回到家開始收拾自己的衣物。陸明坐在沙發上,看我進屋還挺輕松地問:“你還真鬧離婚啊?為這點小事?”
我一邊疊衣服一邊說:“在你眼里小事,在我這兒是底線。你做決定前問過我意見嗎?”
他站起來擋住我:“那我現在跟你說,不讓他來了還不行嗎?”
我抬眼看他:“不是不讓他來了,是你從一開始就該知道‘家’不是你一個人的決定。你一聲不吭就答應了,那你就跟你媽好好過?!?/p>
這時候他臉也掛不住了:“你別把事說得這么絕行不行?我以為你大度些,誰家不有點兄弟來往?”
我冷笑著說:“來往可以,進門常住不行。我忍你媽三天兩頭管這管那,忍你加班不顧家,忍你對孩子不聞不問,現在還要忍你弟住進來?我也不是菩薩?!?/p>
陸明愣住了。
我把衣服塞進行李箱:“這婚我不是說著玩。甜甜我先帶走,你愿意清醒了再來談,不清醒——咱們法庭見?!?/strong>
我帶著甜甜回了娘家。爸媽本來就對陸明有點不滿,聽說事情原委之后,更是沒好臉色。
三天后,陸明來了,提著一袋水果,又拎了一袋甜甜愛吃的零食。
他看著我:“我弟已經回老家了,我也跟媽說了,不管他找什么工作,都別再往我這邊推人了?!?/p>
我依舊淡淡的:“你是說給我聽,還是哄我回去?”
他低頭苦笑:“悅,我不是不在乎你,是我真的沒想那么多……我一直覺得,你能理解、能支持?!?/p>
我把孩子的衣服攤開收拾:“問題是,你覺得我能支持,所以你連問都不問我。”
他沉默了一會兒,終于抬頭:“我這幾天想了很多,我媽那邊以后我會把握好界限,家是我們三口人的,我會站在你這邊?!?/p>
我盯著他看了幾秒:“你得拿出行動來,不是嘴上說說?!?/p>
他點頭:“我知道。我打算年底把房子重新裝修下,騰出點空間給甜甜做個學習角。還有,我想以后家里所有決定,都得你點頭才算數?!?/p>
我嘆了口氣,情緒緩了緩:“希望你不是一時認錯?!?/p>
他輕聲道:“不是。是怕失去你,才終于學會尊重你。”
我最終沒有離婚,但那次風波像一場暴雨,把我們婚姻里的隱患全數澆出來,也沖走了彼此多年忽略的情緒。
陸明確實改變了。他開始主動接送甜甜,家務上愿意分擔,對他媽那邊也學會“有原則的拒絕”。陸偉后來在外地找了工作,過年才回來住幾天,也變得比以前客氣不少。
而我,也終于學會不再一味退讓。有些底線,要亮出來,才有人看得見。
家不是一個人“忍”出來的,是兩個人用尊重和分寸,撐起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