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香港,本該是一片歡騰。
山東艦這個大家伙剛剛駛入維多利亞港,那場面確實震撼,香港市民為了上艦參觀,搶票搶得比雙11還瘋狂,一分鐘就售罄。
可就在大家沉浸在這種民族自豪感里的時候,青衣山頂卻有人在干著見不得光的勾當,一架小小的無人機悄悄升空,鏡頭似乎直直地對準了停泊的山東艦。
這到底是什么人?為什么要冒著巨大風險去偷拍我們的國之重器?
要說這次山東艦訪港,那可真是個大日子,正好趕上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時間點選得那叫一個巧,而山東艦的訪港也不僅是一次軍事展示,更是一次民心的凝聚。
看著香港市民那種發自內心的激動和自豪,大家甚至能感受到血濃于水的那種情感,可就在大家都沉浸在這份喜悅和自豪當中的時候,一件誰都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
7月3日晚上7點多,青衣青康路山頂休憩處,一男子獨自一人站在那里,手里操控著一架小型無人機,無人機的鏡頭似乎已經對準了遠處的山東艦,畫面通過高清攝像頭傳回到他的控制設備上。
這個男子選擇的位置很有講究,青衣青康路山頂休憩處,地勢高視野開闊,正好能把山東艦停泊的區域看得一清二楚,時間更是卡得精準,晚上的時間天色剛好暗下來,無人機在空中不太容易被發現。
警方接到線索的時候,反應速度那叫一個快,有人舉報說看到異常飛行物靠近山東艦停泊區域,警方立馬出動展開調查,要知道,在這個節骨眼上,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不能掉以輕心。
當警方趕到現場的時候,發現這個男子正聚精會神地操控著無人機,這架小型無人機配備了遠程高清攝像功能,現場情況確實挺緊急的,無人機在軍事區域附近飛行,隨時可能突破安全防線。
想想看,如果他已經拍攝了軍艦或者航母上的任何一個細節,對某些別有用心的人來說,都可能是價值連城的情報,艦載機的配置、甲板調度系統、雷達設施的布局,這些東西一旦被泄露出去,后果不堪設想。
警方當機立斷,迅速將這個男子控制住,同時繳獲了那架無人機,從接到線索到成功抓捕,整個過程高效迅速,這種反應速度和執行力,真的讓人刮目相看。
這個男子的身份信息也很快被確認了,35歲,香港男子,持有香港身份證,報稱職業為“職業盤”。最關鍵的是,這個男子當時是獨自一人,一個人操控無人機,一個人選擇拍攝地點,一個人承擔所有風險,這種單獨行動的模式,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事件的神秘色彩。
這個香港男子現在面臨的法律后果可不輕,他已經涉嫌干犯《小型無人機令》中“違反操作規定”罪,這個法令可不是鬧著玩的,從2022年12月1日就全面實施了,規定得明明白白。
按照《小型無人機令》的規定,小型無人機無論是用作消遣還是商業用途,都必須符合法令的要求,在未授權的情況下放飛小型無人機,那就是違法行為,最高可以被判罰款10萬元和監禁兩年。
看這個刑罰力度,就知道香港對無人機管制有多嚴格,10萬元的罰款對普通人來說絕對不是小數目,再加上兩年的監禁,這個代價實在太高了。
更重要的是,這次事件發生在山東艦訪港期間,相關區域早就設立了臨時限制飛行區,這個限制區域的范圍很大,包括東博寮海峽、維多利亞港西面錨地、維多利亞港,還有藍塘海峽一帶。
這么大的限制區域,就是為了確保軍事訪問期間的安全,任何無人機、航空器都不能進入這個區域,這是鐵的規定,偏偏這個男子選擇在這個時候、這個地點放飛無人機,這不是明知故犯是什么?
從法律角度來看,不管他的動機是什么,不管他是出于好奇還是別有用心,這個男子的行為已經構成了明顯的違法,那這個男子到底是什么身份,現在成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從目前警方公布的信息來看,只知道他是個35歲的香港男子,其他的背景信息還在調查中,有一部分人覺得他可能就是個普通的軍事迷,可能是沒搶到參觀票,實在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就想用無人機拍幾張照片過過癮。
但關鍵的問題是,他選擇的拍攝地點和時間實在太巧合了,青衣山頂,正好能俯瞰山東艦的停泊區域;晚上7點多,天色剛好暗下來,無人機不容易被發現;臨時限制飛行區剛剛設立,他就頂風作案,這一連串的巧合,讓人不得不懷疑他的真實動機。
更多的人則懷疑他是個間諜,山東艦承載的軍事價值實在太高了,上面的每一個細節,對某些別有用心的勢力來說,都可能是價值連城的情報,航母上的雷達系統、通信設施、武器裝備布局,這些信息一旦被泄露,就有可能讓我國海軍在戰略部署上陷入被動。
要知道,間諜為了獲取情報確實是不擇手段的,他們常常偽裝成普通人,利用各種先進設備,在關鍵區域進行偷拍、竊聽,之前就有過境外間諜機構收買國內人員,試圖獲取軍事基地信息的案例,這些血的教訓讓我們不得不對這類事件保持高度警惕。
現在這個男子的真實身份還在調查中,到底是單純的軍事迷還是訓練有素的間諜,相信很快就會有答案。說到間諜,你可能覺得那都是好萊塢電影里的情節,什么西裝革履的特工,什么高科技裝備,現實中哪有這么夸張,但我告訴你,真正的間諜活動遠比電影更隱蔽,也更危險。
就拿無人機來說吧,這玩意兒現在滿大街都是,小孩子拿來玩,攝影師拿來拍風景,看起來人畜無害,可這小東西現在已經成了竊取軍事機密的新武器。
2021年的時候,有個軍事論壇的發燒友羅某,就是用無人機對新型軍艦進行非法拍攝,結果被判了一年有期徒刑,國家機密這東西,容不得半點馬虎。
還有2023年那個案子,無人機愛好者李某竟然用無人機拍攝部隊雷達站部署,這膽子也是夠大的,最后被判了10個月有期徒刑,這些人可能真的不是職業間諜,但問題是好奇心可能就是別人的情報來源,這些照片一旦流傳到網上,誰知道會被什么人利用?
現在的無人機技術確實厲害,能飛得很高很遠,拍攝的畫質也越來越清晰,關鍵是操作簡單,成本還低,以前搞情報收集,需要專業訓練,需要復雜設備,現在一個普通人花幾千塊錢買個無人機,就能獲得以前間諜花大價錢才能拿到的情報。
所以維護國家安全,不需要我們每個人都成為英雄,也不需要我們做一些驚天動地的大事,大多數時候,只需要我們保持基本的警覺性,遇到可疑情況及時舉報,這就已經是很大的貢獻了。
這次香港的舉報者,可能就是個普通市民,但他的及時舉報卻避免了可能的安全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