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恐怕沒想到,自己參加個北約峰會,聊著聊著,居然平白無故多了個“兒子”?
這一幕發(fā)生在記者會上,當時,北約秘書長呂特當著眾人的面,跟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聊起了伊以局勢,為了討好對方,呂特不斷說著恭維的話,特朗普也趁機吹噓著自己的“促和功績”。
特朗普把伊朗和以色列,形容成“學校里打架的孩子”,表示自己讓他們打上一陣,反而更容易拉開,而另一邊的呂特聽到后連聲附和,聲稱這時候就該“爸爸”出馬,說點狠話了。
眾所周知,威脅兩國不許違背停火協(xié)議的人,就是他面前的特朗普,呂特的形容口中的“爸爸”,指的自然也是對方,或者是美國。
呂特化身北約“叫父”
而這句話可以被理解為,美國在伊以面前,是“大家長”的角色,但他脫口而出的話,讓現場記者敏銳地察覺到,在呂特心里,特朗普對北約而言,同樣也是“父親般的存在”。
這下,現場就有記者繃不住了,特朗普稱呂特為友,呂特管他叫爸,這不亂套了嗎?還有人看出,呂特是在盡力抬高特朗普,把北約放在依附者的地位上,而這,或許跟特朗普對北約的態(tài)度有關。
大家都知道,北約這個軍事組織,本就是由美國牽頭建立,所以唯美國馬首是瞻,視俄羅斯為最大敵人,也把崛起的中國稱為所謂的“挑戰(zhàn)”,但特朗普二次上臺之后,美國與北約的關系發(fā)生了變化。
隨著美國的經濟問題越來越嚴重,特朗普對北約也越來越不滿,在他看來,這些成員國享受著美國的保護,卻不端正態(tài)度,一不給美國上供,二不買美國的東西,好處都給他們占了,美國什么都沒撈著。
被叫“爸爸”的特朗普
所以,特朗普上臺以來,多次要求成員國做出改變,否則就要帶著美國退出北約。而這次召開的北約峰會,就是以此作為核心主題,特朗普要求成員國把軍費開支,提高到5%以上,并且加大進口美國的商品。
這無疑引起了不少成員國的不滿,比如西班牙就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堅持將軍費開支維持在2%左右。
同時在峰會舉辦地,大量歐洲民眾也聚集起來,抗議特朗普的軍費要求。
而呂特作為北約秘書長,雖然也覺得特朗普的要求不合理,但坐在這個位置,他的任務就是維護北約與美國的關系,所以只能一再勸說成員國,甚至恐嚇他們“如果不提高軍費,就準備好去學俄語吧”。
美國與北約的關系發(fā)生了變化
這顯然是在暗示,美國是西方與俄羅斯對抗的支柱,真惹怒了特朗普,讓其帶著美國與北約分道揚鑣,最終只會被俄羅斯逐個擊破。
或許正是源于這種壓力,才讓呂特化身北約“叫父”,全力想討特朗普的歡心,只不過,這聲“爸爸”能博對方一笑,卻解決不了實質問題。
在記者借此提問,美國是否把北約當成自己的孩子時,特朗普的態(tài)度依舊明確,軍費是一定要加的,成員國要擔負更多的防衛(wèi)責任。
在他眼里,北約哪怕認美國為“爸爸”,也到了停止“啃老”的時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