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山直播最后10分鐘,46歲大導演給32歲主播鞠躬——彈幕炸了。
鏡頭里,紀錄片導演李東珅背有點駝,腰卻彎得特別低。32歲的董宇輝慌了神,快步上前扶人,直播間幾十萬觀眾盯著這幕,有人打字“這輩分咋算的?”
他說:我替家鄉謝所有中國人。
說起來這場直播,有個細節特別戳人。董宇輝爬麥積山時腿軟扶墻,苦笑“被踩點團隊坑了”,李東珅秒切講解模式,一邊扶著他往上走,一邊補石窟歷史。倆人氣喘吁吁的,倒像多年爬山的老伙計。
再看董宇輝團隊做的事,確實禁得起細扒。有人質疑“你們收政府錢了吧?”李東珅直接甩話:“沒拿一分!”團隊賣土豆、橙子的錢全捐文化公益——重慶臍橙2小時爆賣300萬斤,河南灌湯包廠也跟著火,這些數字不是虛的,全在電商平臺后臺掛著。
現在的直播圈,賣貨的不少,能把貨賣出文化味、賣出公益心的,董宇輝團隊算獨一份。前幾天看他們在敦煌講壁畫,觀眾刷“這哪是賣貨,是給老祖宗的寶貝找新家”;這次麥積山,導游講10分鐘的內容,董宇輝能扯出絲綢之路的駱駝鈴、古人鑿山的汗珠子,彈幕全是“原來石窟不是石頭,是活的歷史”。
這一躬,彎了年齡,直了傳承。
有人可能會問,導演至于嗎?46歲的紀錄片人,拍過多少大場面,咋給小自己14歲的主播鞠躬?可你看李東珅眼睛發亮的樣子就懂了——他不是謝董宇輝,是謝那些因為這場直播,愿意多瞧一眼麥積山、多買兩斤甘肅土豆的普通人。
想起之前董宇輝在直播間說:“我們不是賣貨,是搭橋。一頭連老祖宗的寶貝,一頭連現代人的日子。”現在看這橋搭得結實——麥積山景區后臺數據,直播后預約量漲了47%;甘肅農特產店鋪,搜索量翻了3倍。
最戳我的是董宇輝扶導演那一下。他沒擺架子說“使不得”,而是本能地伸手,像小輩見長輩彎腰時的反應。這哪是“活菩薩”,分明是把“接地氣”刻進骨頭里的人——爬石窟會腿軟,被坑了會吐槽,賣貨時會認真講產地故事,捐款時不拍胸脯只悶頭做事。
現在再看那幕鞠躬,突然懂了網友為啥淚崩。不是因為誰給誰低頭,是看到兩個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人,都在使勁把文化往人堆里送。一個用鏡頭,一個用直播,最后都落到同一件事上:讓老祖宗的東西,在今天的日子里活起來。
你說這一躬值嗎?我看值。畢竟能讓更多人記住麥積山的佛像、甘肅的土豆,比什么流量都金貴。
聲明:本文中信息來源于網絡,不保證完全正確無誤,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